每当别人问起我都有什么爱好,还真有点说不清楚。我们小的时候,家长们工作忙,没时间管我们,更甭提培养什么爱好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处于“放养”的状态,整天和院里的孩子们一起疯玩,和现在的孩子们比起来,我们没有这个班和那个班要上,除了上学,时间都是自己的,真是快乐啊!
要说爱好嘛,也不是一点没有。刚上学的时候,流行刻剪纸,孩子们买来各种颜色的“腊光纸”和刻刀,在玻璃板上复制自己喜欢的剪纸,然后,可用刻刀刻出剪纸保存起来。剪纸的复制讲究要“原版”的比较好,原版一般是买来的,如果剪纸复制次数多了,往往误差多了,看着就不那么精细和漂亮了。我以前攒了许多漂亮的剪纸,后来,我家搬家多了,也就没保留下自己刻的剪纸了,只剩下几张买来的剪纸了。
再就是攒糖纸和烟盒,糖纸许多都是爸爸妈妈出差带回来的,我记得当时北京的“小孩酥”的一套糖纸有很多颜色和图案,很漂亮的。上海奶糖的糖纸也很漂亮,还有许多的糖纸就不太记得了。我攒了一大本糖纸,有多余的就和小朋友们交换。我家没有人抽烟,所以,我也就没有攒烟盒了。烟盒一般是男孩子攒的,他们都是折成三角形的“pia ji”,去和别的孩子扇“pia ji”,赢回更多的“pia ji”,而不是收藏的,有点印象的烟盒是:大前门、大生产,大中华、红牡丹等。
说到糖纸,还有一段小趣事。那是已经到长沙以后了,我还是一直坚持攒糖纸,用家里的一本俄文书夹着,厚厚的一本,我有时也会给小朋友展示一下。某一天,当时和我住一个楼的“假小子”YAOLIPING,拿来一本邮票要和我交换糖纸,邮票当时对我可是个新鲜的东西,我犹豫了半天,还是禁不住新东西的诱惑,拿我的心爱糖纸换了她的邮票,开始了我的一个新的爱好。那时候集邮是很费劲的,邮票都是一点一点淘来的,我常常会跑到系里的收发室,看见有认识的叔叔阿姨的信件上有新发行的邮票,央求他们撕下来给我,我回家后,用温水泡掉胶水,然后晾在玻璃板上,半干的时候,夹在书里,干了以后,把平整的邮票再放到集邮本里。后来,也会去邮局买一些新发行的邮票,但如果去晚了,就会买不到了。
现在集邮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了,每年买一本新的邮册,当年发行的新邮票就全了,一点也没有当年集邮的兴奋劲了。
现在的孩子们比我们小时侯条件好,父母们也会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给他们培养各种的特长,特长和爱好如果能统一,那孩子就真是幸运的啦。也许,当他们成年的时候,会感谢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培养了各种特长,从这些特长中,很可能有他们一辈子受用的爱好吧。
我在网上搜到的曾经攒过的糖纸:上海奶糖和北京的小孩酥。
后记:
去年年底假小子来我家,这是我离开长沙近30年后,第一次见到她,我们一起聊起了许许多多小时侯的有趣的人和事,当然也忘不了提起当年用邮票交换糖纸的事情,她说,我“赚”了呀。我给她的糖纸,她都没有保留下来,而她给我的邮票,我是一直保存到现在了,那是我集邮的基础,我非常感谢她,让我小时候有了个能够坚持下来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