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日期:2010-03-03]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03月03日 13:57每日新报

马驰 摄影 崔跃勇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雷锋收藏品:像钻石镶进记忆\(图\)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7周年纪念日。在藏界,“红色主题”收藏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与雷锋有关的收藏也在逐渐兴起,与雷锋有关的历史照片、报纸等,也进入一些收藏家的视野,在这个收藏群体中,大多是雷锋的同龄人,他们对于雷锋的痴迷,其实也是对“雷锋精神”的痴迷,这份痴迷表明,雷锋的时代并没有过去,雷锋精神仍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一代人的心目中继续成长。

痴迷的是“雷锋精神”

在本市,收藏与雷锋有关的纪念品的藏家有很多,56岁的康树森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走进他的藏室,在各种藏品中间,雷锋题材的藏品显得格外抢眼。康树森介绍,他这一代人从小看着雷锋的电影,唱着雷锋的歌曲长大的,雷锋的精神影响了他几十年,从学生时代到参加工作,雷锋的精神在这一代人心中都是一面不倒的旗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康树森就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关于雷锋的书籍与报刊,到后来迷上收藏以后,在逛古物市场时,也格外留心关于雷锋的种种纪念品。就这样,几十年来一点一滴,他收集到了大量的关于雷锋的物品,算下来有几百件之多。1963年,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后,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学习的高潮,当时几乎所有的报刊与杂志都大量刊登雷锋的事迹, 也出版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在康树森的藏品中,有许多那个时代出版[21.28 -0.47%]的报刊书籍,里面包括各种版本的《雷锋日记》《雷锋的故事》,还有许多以“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与雷锋头像为封面的硬皮日记本,这些在当年似乎司空见惯的纪念品,在今天看来,虽然印刷制作不及今天这般精致,但却有着一种格外的卓越气质,不仅关乎岁月,更关乎朴素的理想。

从这些藏品中也可以看到,雷锋精神并没有被大家忘却,因为在这40多年里,几乎每年都有关于雷锋的印刷品问世,从宣传画、小人书、电话磁卡、扑克,到印有雷锋头像的文化衫、背包等等,可谓“雷锋精神无处不在”。康树森讲,收藏关于雷锋的藏品不是为了增值保值,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收藏”,是为了把雷锋的精神传承下去,雷锋的每一件藏品在他那里都被视为珍宝,而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再多丰富一些关于雷锋的藏品,在毛主席为雷锋题词50周年时,办一个公益的雷锋专题展览,和大家共享雷锋精神。

相关链接

全国的“雷锋收藏迷”

在全国各地,都有着“雷锋收藏迷”,他们用自己的藏品,在不同的地方展示着对“雷锋精神”的热爱。

北京 董兴喜

作为一名电影道具工作者,董兴喜真正从事雷锋专题收藏是在1989年。那一年,八一厂拍摄了纪录片《雷锋是谁》,雷锋班的历任班长被邀请来京,董兴喜借此机会请《雷锋是谁》的7位编创人员和16位雷锋班班长在一枚纪念封上签名留念,这枚珍贵的签名封像一把金钥匙,从此打开了他“红色收藏”的宝库之门。 董兴喜把自己的全部收藏分门别类,一共有30大类分别编号注册,总数量7000多件。而他最为珍惜的,则是两份《弓长岭报》,其上分别刊登了雷锋的故事以及他投稿决心参军的《我决心应召》的文章,这两篇都是雷锋生前刊登的。

多年来,他不失时机地利用这些藏品宣传、歌颂雷锋。

唐山 段思序

唐山市开滦赵各庄矿业公司员工段思序不仅是位“雷锋收藏迷”,还多次举办“雷锋个人展”,并自制数百张“雷锋卡片”,送给周围做好事的人。多年来,他分门别类收集了大量关于雷锋的物品,已经到了着迷的程度,只可惜地震时遗失了一大部分宝贵资料。

辽宁 李俊

年近7旬的李俊,是辽宁鞍钢的一名退休干部,作为与雷锋同时代的军人,他几十年来收藏了近30多类1200余件关于雷锋的文献资料与各类宣传品,在自己的母校湖北省兴山县南阳镇中心小学捐助成立“雷锋专题收藏展览馆”,并将部分收藏品无偿捐赠给母校,有雷锋图片200余幅,各种资料20余种近600余件。翔实的文字资料、珍贵的历史照片生动全面地再现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南京 赵明才

雷锋生前的战友、原南京市溧水县人武部政委赵明才所收有关雷锋的书画资料堪称全国之最,达1400多幅,曾在杭州首展,并拒绝当地收藏家的高价收购,表示将捐给家乡。

1960年,在沈阳军区的一次工作会议上,赵明才与雷锋同台作报告,会后同住一个房间,因而与雷锋成为亲密战友。上世纪80年代退休后,赵明才把关心下一代事业与传播雷锋精神结合起来,经常宣讲雷锋,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称号。

杭州 李克孝

杭州,在城西一家酒店一间1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有一尊雷锋铜像,铜像上方高悬的镜框里,是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80岁老人李克孝倾半生精力办起的社区雷锋纪念馆。从学雷锋活动兴起的1963年开始,学习雷锋,追寻雷锋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几十年来,他收藏关于雷锋的纪念品多达数千件,其中有一件画有雷锋像的瓷盘是件孤品,很珍贵。

本版撰文/马驰

本文摄影/崔跃勇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虎年邮票综述
下一篇:十堰男一套房子换回一个假古董 收藏要慎之又慎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