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收藏“开国第一报”的老人走了(组图)

[日期:2010-02-28]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02-28 07:03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肖翔

成都知名报纸收藏家陈志强因病去世,享年60岁

  60年的人生,44年的收藏生涯,两万多份报纸、500余种纪念章、5000多种门券,成都知名报纸收藏家陈志强,用他的大半生收藏了社会几十年的文化记忆。然而,2月25日,陈志强因糖尿病去世,享年60岁。陈志强去世后,到灵堂前吊唁的有收藏家、大学教授等社会各界的几百人。

  他去世的消息在网上发布以后,一名网友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路走好!我们不会忘记你的!一个平凡的喜爱门票的老人!陈志强的同事说,正是因为陈老性格开朗,又肯帮助人,才会有那么多人记住他。

  为两张门券宁愿吃方便面

  一张门票、一个烟标,在别人看来可能一文不值,但在陈志强眼中就是了不得的宝贝。

  在朋友胥昌同看来,陈志强对收藏的爱好已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2007年的冬天,陈志强和藏友驱车到平乐古镇游玩。中午时分,藏友们坐在一起吃饭聊天,陈志强却悄悄溜开了。过了20多分钟,胥昌同发现陈志强不见了。藏友们正要起身寻找,却看见陈志强端着一碗方便面怡然自

  得的走进了饭馆。

  陈志强掏出两张门票:“两张12元,以后说不定是宝贝呢”。原来他在街上发现了两个收费景区,趁着吃饭有空,绕了一圈路去买了两张门票。门票到手,为了让副券不被撕掉,他没有进门参观,直接原路返回。心想回去后午饭怕是已经吃完了,就到路边的商店买了一包方便面,一边欣赏,一边吃面。

  开国第一报4万元也不卖

  参观过陈志强的收藏室的人都对他的收集艳羡不已。

  去年9月,陈志强收藏的“开国第一报”,让成都人开了一回眼界。这是2005年陈志强到哈尔滨跟集报爱好者交流的时

  候,用自己收藏的好几份“看家”报纸换回来的。陈志强有个习惯,一旦淘到好东西决不藏着掖着,总是会拿到文殊院收藏市场与藏友共同品鉴。

  有人看到这张报纸后,当即喊出了4万元的高价,陈志强没有动心。事后他对朋友说,这张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不是一件商品,不能随便就卖掉,因为它承载着这个国家的记忆。

  认识陈志强的藏友们都知道,陈志强收藏不是为了钱,而是一种精神享受和文化交流。陈志强曾经说过,他收的都是些廉价的藏品,但是这些廉价的藏品却记录了社会的点滴,收藏既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责任。

  “收藏不是把东西藏起来”

  2008年,“5・12”地震后,收藏界发起了一次震前景区门票展,组织人找来找去,始终都差一张“欢乐谷”的门票,眼看展览就要开幕,组织人拨通了陈志强的电话。一听说情况,陈志强赶紧把两张门票送了过去:“只要这两张门票能丰富这次展览,为抗震做点贡献,就送给你们”。

  “收藏不是把东西藏起来。”这是陈志强收藏的一个信条,不仅拿出藏品帮助展览,他还经常为成都民俗文化的保护奔走呼吁。正是这样一副热心肠,才让他的离去如此牵动人心。

  逝者简介陈志强,1949年8月生,笔

  名白帆,《岷山雪报》副总编。1966年开始收藏,主集各时期报刊、纪念章、旅游门券,现藏报6000余种计两万多份、纪念章500余种、门券5000余种;兼集邮票、烟标等。

  实习记者肖翔报料人:丁先生线索奖:50元(本文来源:华西都市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文博专家与古玩行家各有所长
下一篇:撇下两万份旧报纸老收藏家离世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