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古币收藏方圆之间见证历史

[日期:2010-02-26] 来源:许鹤鸣  作者:许鹤鸣 [字体: ]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古钱币是历史文明最忠实的见证者。古币虽小,却在方圆之间记录了一个社 会政治经济的兴废和文明的传承,成为每个历史阶段的特殊名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铸币的国家,我国的古钱币源远流长,品种纷繁,从商代的贝币、战国的刀、布币,秦代的方孔圆钱,到清末的机制币,数以万种千姿百态的钱币构成了当今钱币收藏领域中最为庞大的收藏门类。相较于拍卖价格动辄数十万或数百万元的油画雕塑和古代字画来说,钱币一直是“大众收藏”。过去,即使是在大型拍卖会上,一般钱币拍品的成交价也就只几百元,一些稍珍贵的品种也不超过数万元。但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古钱币也表现得越来越抢眼。

    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从我国最早出现在夏商周时期的贝币,到之后秦锱钱,东西汉时期的五铢,以及之后战国时期的布币,王莽时期的金错刀,再到人们所熟悉的元代银锭、开元通宝、明清铜钱,历朝历代都出现过当时的流通货币,先了解历史上各个时期货币的属性,是介入古钱币收藏的第一门功课。

    古钱币品种繁多,各时期的物质和属性也大有不同。例如,“成都交子”和“十文中统元宝交钞”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币,被学术界视为无价之宝;吉林的“广平银币”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枚机制币;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铸有“永昌通宝”,此钱币铸量少,且流通时间极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贵。还有一种被称为“罗汉钱”的钱币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另外,相比一般使用后的流通货币,未经发行的留存样币,也受到收藏大家的追捧。一位收藏家介绍,一个朝代有多个雕币师,未经批准使用的一些样币,可能仅此一枚,既有时代特征,又由于封存保留品相较好,其价值也非常高。例如在嘉德古钱币专场中,“金代天眷通宝真书折二”钱币就以134.4万元人民币成交。(《深圳特区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成古籍收藏热点
下一篇:台湾著名收藏家王度:为中华文物而生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