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收藏人生:集藏斋里的护“花”使者

[日期:2010-02-23]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0年02月22日 23:21:00来源:永嘉网

 


       
  22日上午,记者来到上塘镇火花收藏迷张德亮家,他正在整理各种火花藏品,琳琅满目的火花藏品几乎装满了狭小的房间。除火花,他还喜欢收集旅游券、烟标、粮票、啤标等。他准备集满5000种千姿百态、各种各样带有龙字龙画的图案迎接2012年的龙年。

  张德亮从十多岁就开始迷火花收藏,至今已收藏了25年,他收藏有我国及前苏联、美国等10多个国家的火花、旅游券、烟标、粮票、啤标20多万余枚。

  张德亮从收藏夹里拿出一枚火花告诉记者,这是中国最早的火花(1879年),是一张四子举龙灯的造型。他从另一本收藏夹拿出一张颇具纪念意义的火花,张德亮笑着说:“这枚火花虽不起眼,但却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原来这火花出产的背景是,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与日本帝国主义密签出卖中华民族利益的“二十一条”,当时的广东东山火柴厂为表民愤,就印制了这枚火花,表达中国人民不甘当亡国奴,牢记国耻的决心。

  张德亮说,不同时期的火花含有不同历史的印记。1865年,日本“洋火”在我国倾销时,市面上出现的火花图案都是“打苍洋行”和“联隆洋行”等洋行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1919年五四运动后,我国火花出现了“振兴国货,挽回权利”、“请用国货”、“中国人应有中国货”等宣传文字,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抵制外来侵略,振兴我国民族工业的爱国精神。
 
  在张德亮收藏的火花里,还有昆明火柴厂的《西厢记》、四川东方火柴厂的《清明上河图》、成都火柴厂的《中国百帝图》等。有时为了收藏一套火花,他甚至要花上一个月的工资和几年时间。为了收集涪陵《邓超计生题词》和南京《金陵诗画》两套火花,他竟花了4年多时间,写了几十封信与全国各地集友联系才集齐。《中国京剧脸谱》一套火花,共有450张,为此,张德亮整整筹了10年。

  张德亮说,当时杭州火柴厂的华桂发是引领他走上收集火花的启蒙老师。十几年前,华桂发与全国各地数十名的火花集友和几十家火柴厂、火柴经销商经常通信联系,向他提供火花信息。
 
  “别人当它们是垃圾,而我把它们当成宝贝。”张德亮疯狂收集火花的行为引起了家人的反对,为此,他与家人经常闹别扭。“我没有固定收入,靠打工挣点钱维持生计和集火花。”为了集火花,张德亮把烟也戒了。在路上走时,他总是低着头,别人以为他在想心事,其实他无时无刻不在留意地上的火柴盒。有一次,他丢失了一套火花中的一枚,心疼了好几天,连饭也吃不下。

  除了集火花外,张德亮也迷龙图,目前他已集满1000多种各种各样带有龙图案的字画,和各个带有龙字地名的邮戳。他有时会写些收集札记在报纸上发表,他给自己的居室起名为“集藏斋”。每当有烦恼时,他就把自己关闭在“集藏斋”内,欣赏翻阅自己喜爱的藏品。欣赏藏品,还能使他增长知识,并且激起对知识的渴求。

  曾有一友人打趣问他:“假如你的住房失火,你先救什么?”张德亮笑着回答:“宁可烧了重物,不可烧了藏品。”对他来说,集藏品中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实习生  谷亨飞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连环画的横向收藏和纵向收藏
下一篇:绝版首版更具收藏价值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