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从《集邮》发行量 猜中国真正集邮者

[日期:2010-02-23] 来源:毕氏邮品  作者: [字体: ]

    《集邮》杂志自从1980年1月复刊以来,在集邮届产生了巨大轰动,为我国集邮活动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随着邮品投资收藏逐渐升温,《集邮》杂志投资收藏再次成为热点。广大收藏投资者开始想了解早期《集邮》杂志的发行量及其收藏价值。

    《集邮》杂志的发行量我们经过考证得出结论:文革前的《集邮》杂志发行量一般在4-5万册,文革期间多数被损毁,特别是1960年第7期数量更加稀少,现在市场参考价300元左右!复刊后的集邮杂志的发行量变化较大,经过考证得知如下信息:

    有文字记载(1982年第7期):1980年参加最佳邮票评选的人数为5.7万,1981年为13万,1982年为28万。这些选票都是从集邮杂志上获得的,所以推断《集邮》杂志发行的数量与此相当。我们经过研究发现,选票并不都是从集邮杂志上获得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各地集邮公司或者网点购得,这样《集邮》杂志的发行数量可能要低于选票数量。

    那么《集邮》杂志的数量比选票低多少呢?1982年《集邮》杂志编辑采访夏衍先生时,曾经向夏老汇报说:“1982年的《集邮》实际发行数量为25万”。当年的选票数量为28万,多了3万!可见《集邮》杂志是获得选票的主要途径。我们估算了一下:1980年的《集邮》发行量为5万;1981年的《集邮》发行量为10万;1982年的《集邮》发行量为25万;83-84年发行量大约27万;85-90年的发行量约为30万左右。

    值得指出的是1980年-1982年的《集邮》杂志现在的存世量很少,特别是品相上乘的更加稀少。现在市场上一套1980年的集邮杂志全(中等品相)参考价格为200元,但品相好的较难买到。《集邮》杂志内容丰富、权威,详实地记录了中国集邮活动从无到有,从有到盛的过程,具有特殊、不可替代的收藏价值。全面阅读了《集邮》能真正地了解中国集邮,能客观的认识中国集邮现状。可以说:没有阅读过《集邮》杂志就像邮票离开集邮册一样,是一盘散沙。(摘自“毕氏邮品”)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我的集邮已离不开网络
下一篇:收藏企业利市封别有情趣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