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老”的距今百余年
在陈海萍的藏品中,属于清朝末年的利市封有10个,距今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其中,最“老”的利市封形似一个小信封,但已完全褪尽了红色,只露出宣纸的本色。这个利市封正面是一个元宝形图案,背面套印“己酉”字样,代表制封年代。根据纸张老化程度推算,该利市封应出现于两个甲子前,即距今125年。最有收藏价值的是一个光绪三十年的方形利市封。陈海萍说,这个利市封是他10多年前在一个古董店里花了10块钱买回来的。“这个利市封的背面有用毛笔写的‘光绪三十年春’、‘东山火柴厂贺’等题款,还有东山火柴厂的方印。”陈海萍说,这个利市封留下了广州早期民族工业东山火柴厂诞生的历史足迹。另外,最“小”的是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微型利市封,仅能装下一毛钱的硬币。
欲将“吉祥文化”申遗
“其实,利市封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哪怕再‘老’的利市封。”陈海萍说,利市封代表的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吉祥文化。据他所知,利市封最早出现在我国唐代,不过当时是用手工布袋做“封面”,而且仅限于宫廷及官方使用。后来,才发展成红纸封,而且逐渐在民间流传。
由于收藏时间长、收藏的利市封品种齐全,陈海萍去年还被邀请去广州、香港举办利市封珍藏展。“我有计划2010年在深圳也办一场利市封珍藏展。”在谈及自己的心愿时,陈海萍说,他希望近期能出一本书,主题为利市封的收藏与设计。至于更长远的打算,陈海萍说,他希望能将利市封这种“吉祥文化”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认识这一民间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