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650 内蒙古扎兰屯市兴安小区1号楼117室 康国文
“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后院”——呼伦贝尔素以林海松涛、曲水草原、辽阔地域、众多民族著称于世,有组织地开展集邮活动的历史并不很长。但是,一本内容丰富的集邮文献,却给集邮爱好者带来了自元代以来迄今近700年的邮驿与集藏传奇。
本拟在标志着开启呼伦贝尔市有组织集邮活动历史的日子——海拉尔市集邮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之日——5月17日出版的《呼伦贝尔集邮简史》,9月30日终于与广大集邮爱好者见面了。在呼伦贝尔市集邮协会秘书长崔庆涵的创意设计下,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集邮协会第一部官方集邮文献,自封面就体现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
封面使用绿色,体现邮政绿色文化特征。背景图案是一幅马群纵横驰骋的照片,旨在祈愿呼伦贝尔集邮事业万马奔腾、一往无前。书名《呼伦贝尔集邮简史》使用蒙汉两种文字,凸显了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其中汉文书名使用两种字体:“呼伦贝尔集邮”六个大字使用行楷字体,系该协会会刊刊名,为原呼伦贝尔市书法协会会
封面上使用六种集邮品图案,体现呼伦贝尔集邮事业发展的历史。第一枚使用航空信封,这是一枚太原——海拉尔的首航封,除四周红白蓝相间的标识外,航空信封左上角有云头、飞机图案,下方有“航空”标志的中英文对照,封上贴10分鄂伦春民族舞蹈邮票,既符合当时的航空邮资标准,又体现了呼伦贝尔地区的民族特色,邮票上加盖1984年5月17日邮政日戳,记录呼伦贝尔地区航空邮路开通的时间。第二枚使用邮政快件封,该邮品系海拉尔资深集邮家
在封面上,还有四个表意元素:一是在左上方安排了一个带手柄的大大的邮戳,戳面文字为篆书“邮”字,突出集邮因素;二是在封面中上方若隐若现有“集邮”两个大字,这是人人熟悉的《集邮》杂志刊名题字,予人以亲切感,反映出集邮文献的特征;三是在“集邮”两个大字右下方有一篆刻,系
该书封底使用“邮联一大”小型张作为主图案,鸿雁和驿使图均强烈地表现了传统邮政文化。而背景使用呼伦贝尔草原图片,草原的绿色与邮政的绿色融为一体,更彰显了呼伦贝尔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邮政文化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