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10 11:53 南方都市报
来自100多个国家,跨越30年的情人节邮票。
林一苇手持的是世界上第一张情人节邮票。
我只能爱你一世,却不能爱你一时。如此美丽的情话,或许只有诗人,才能表达出来。如果羞于表达这一份情人节的宣言,那么城市森林中或许有一个动人的地方适合想表达爱意的人。
2010年情人节,无法带你去浪漫之都巴黎,但请允许我在这130个国家、跨越30年的情人节邮票面前环游世界。只在广州,却能感受全世界爱的浪漫。
爱你,不用说、不能说、不敢说,请安静地站在这2010枚情人节邮票前,用心来聆听,我对你静谧的爱意。借着邮票说爱你。请笑纳。
中文:我爱你
英语:i loveyou!
法语:jet’aim e/jet‘adore!
德语:ichliebedich!
俄语:ya vas iyublyu,yatibialyublyu!
■城市探秘
逛购书中心的人,通常都是各取所需,极少人会顺着扶手电梯,到5楼以上的地方看一看。因此虽然6楼的尚文馆在本月5号便开始展出童话作家林一苇收藏多年的2010枚情人节邮票,也只有少数的“有缘人”能够遇到。
看到三联书店不要驻足,经过一个咖啡厅也别留恋,在6楼的一个“角落”里,低调无声的尚文馆虽然让很多路过的人不以为然,但若愿意进去细赏一圈,便会发现原来它正享受着偏安一隅的静谧。
这是一个珍藏爱情的展览,林一苇将他收藏多年的世界各地数十年来在情人节期间发行的邮票公开展出,取名为“与爱情有关:———世界情人节邮票环球展(广州站)”。
从5号到28号,时间跨过2010情人节。尚文馆没有用大张旗鼓的宣传招揽来客,这跟林一苇的初衷一样,只希望引来懂爱的人,也希望来看完邮票的人,更懂得爱。
于是心里便会暗自庆幸:那些错过这里的人真可惜,错过了一个读懂爱情的机会。
■揭开面纱
读这2010枚会“说爱”的邮票
来自英国,已逝王妃戴安娜的人像邮票,在鲜花衬托中显得格外高贵;展览中央被时钟“包容”的邮票,示意“钟爱一生!”;日本以H ELLOKITTY作为情人节发行邮票的主角,收藏者说,可以理解为:“没嘴如她,爱在心中,不用说出来。”
展览分为说吧爱我、爱的风情、玫瑰花的问候、多少心都是一个心、爱,一切皆有可能五个展区,有从1973年至2009年各个国家的邮票。行走于这个展览中间,邮票的收藏者林一苇一时难以一一诠释每张邮票的含义,但从种种介绍概括中,外行人大概也能看懂一二,知道那些法国的情人节邮票,是最富有艺术感和设计感的,它们往往与各种时尚品牌结合;美国情人节邮票所展示的爱的宣言,如同美国人的个性一样,“简单而直接,有点‘大条’!”
记者发现,澳门也曾在情人节发行过情人节邮票。但可惜,难以寻到一张来自中国内地的情人节邮票。“中国人对爱的表达非常贫乏”,林一苇觉得有点可惜,既然爱,就应该有这样的“机制”,让人能表达出来。
听这懂爱的男人说爱情和童话
“就像孩子长大了,总要带他们出来见见人一样,把收藏的这些邮票带来广州,希望来看他的人从中能读懂爱情,珍惜身边的爱人。”情人节若来到这里,如果能碰上邮票的主人、人称“童话博士”林一苇将是幸运的。
他或许会告诉那些有缘的人一些故事,或许会告诉人们他对“恒爱”的理解,也或许会这样教育男人们:“希望你能如法国的男人一样,把对爱人的调情视为义务。”
自从在1993年收集了那张来自美国的1973年发行的世界首张情人节邮票,林一苇向他目前拥有的3000多枚情人节邮票,疯狂地倾注了他此后的精力和成本。曾经为了收藏邮票,他卖掉了房子,而为了买到那张1998年法国在情人节期间发行的邮票,他连夜从加拿大买了去法国的机票,次日一早便与法国民众一起排队等候购买。
“邮票收藏得越多,越有社会属性。”去年,林一苇在国家公布的牛郎织女故事发源地之一的山东沂源县政府牛郎织女景区建设了高标准的爱情邮票博物馆,让自己的这3000多枚、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爱的邮票长期存放。他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博物馆每年要拿出20万元,继续在世界各地收藏这种情人节邮票及有关爱情、玫瑰的邮票。”
■玩家说道
林一苇 收藏家失爱而追求“喜阅”的爱情
他被称作中国第一个“童话博士”,同时也是邮票收藏家,这两种身份的形成,都因为他生来就该“与爱有关”。这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是一个执着地相信爱的男人。因为追爱,他痴迷邮票;因为失爱,他一度迷失生命;然后又因为邮票和童话,他获得重生。
“我可能还算是比较命大的。”苦笑着,林一苇坦然地说着自己的过去,他给记者看手腕的疤痕,说起2003年太太因癌症去世时,他曾经寻短见的过去。
人们知道,林一苇收集的那来自美国的、1973年发行的世界第一枚情人节邮票,便是要向当时的太太表达爱意的。
爱人别后的一年多天天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的时间里,林一苇整天盯着天花板看,有一天,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来,房间里的灰尘舞动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美丽,“我突然在想,一定有另外一个世界,我爱人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她一定还是很美丽,有很多人爱她,她在另外一个世界看着我,看到我这样肯定也不快乐。”
“而如果没有另一个世界,则所有的痛苦都不值得。”太太的去世让他相信宿命和另外的世界,也迷恋上了童话,“你可以说是一种逃避,也可以说是对爱人的祝福。”突然悟懂,林一苇开始重生,他把对爱的坚信,用笔墨描述于童话之中,亦继续奔走在收藏全世界情人节邮票的路上,追求他“喜阅”的爱情。
■记者手记
爱人已逝,爱情犹在
林一苇与已逝爱人的故事,仿佛透过一张张邮票,时光倒流。让我想起一部日本电影《借着雨点说爱你》,故事的主角,同样坚信爱人“活”在另一个世界,看着自己。爱人已逝,爱情犹在。但爱人所需要的,是一份实物以寄托爱意。林一苇选择了邮票。
在我眼前的男人,是一个懂爱的男人,也只有懂爱和相信爱的人,才能在谈到遗失的爱情时,眼中泛着泪光。他所执意相信的“爱的力量”感染了我,传递到我的心里,让我也愿意相信、细读和推崇爱。
林一苇说:“很多爱,不要等最后一天才说出来。”简单的一个道理,多少人能做得到?尤其是内敛如广州人,尤其是在男女越来越互不信任的时代里。在情人节即将到来的现在,在现代爱意渐行渐薄的这个年代,能相信爱情,是幸福的。相信爱情,不妨从2010年情人节开始。愿天下有情人,都因拥有爱,而幸福!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谭希莹 摄影:本报记者 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