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05日 09:21:07 来源:海南日报
银带盖火锅。黄晶 翻拍
金镶石圆盒。黄晶 翻拍
乾隆款银烧暖砚。李英挺 摄
1月1日,海南省博物馆,3000多名海口市民一睹清代皇家顶级金银器的真容。“皇家珍宝———故宫藏清代御用金银器(海南)展”在这里隆重举行。奢华至极的清宫礼仪祭祀品、清宫日用陈设品,绚丽多彩清宫宫妆品……所展100件金银器,不仅是第一次走出故宫、走出京城,而且其中部分稀世珍宝即使在故宫也没有展出过。
这里介绍的每件金银器都是无价之宝,不仅仅因为它们都是贵金属,更是因为它们先前使用者的身份———清代帝后。
金银自古成大器。
中国古代,金银器作为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在相当长时间为统治阶级所专用,因此往往在制作过程中不计成本,力求尽善尽美,创造出不少精美绝伦的佳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久居深宫的清代皇室金银器终于在新年之初迈出宫门,飞到海南百姓的身边,在一场名为《皇家珍宝———故宫藏清代御用金银器(海南)展》的展览中,接受后人的鉴赏。
清代人原来如此热衷“火锅”
冬日里的紫禁城,寒气逼人,人们围坐桌旁,热腾腾的火锅,既可驱寒,又能饱餐,何乐不为!即便当下,人们对火锅的热情依然不减。
一款银带盖火锅仿佛让后人重新品尝了一次清代火锅———
盖、锅、炉架、炉圈、炉盘、酒精碗……一个零件不能少,盖边、锅边锤揲成葵花瓣形,锅内又分为六个花瓣形的小格,中间另分一个圆形小格,从上往下看,就像是一个盛开的花朵。
在今天的餐桌上,无非就是一个双分的鸳鸯锅而已,如此巧妙的构思,让人不得不叹服。
不仅如此,六足炉架采用镂空云龙形工艺,炉盘嵌入寿形格子,盖钮刻有莲瓣纹,盖面开光内刻有人物故事,其余部分及锅身饰零散小团花,华美中透着一丝清爽,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兼具审美价值,更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
吃罢火锅,不禁让人们又想知道清代帝后是如何享用美味火锅,筷子、勺子、叉子如何彰显王者霸气呢?
以黄金为勺,以羊脂白玉为柄,金光灿然搭配洁白晶莹,清代工匠充分把握金、玉特性,造型上修短合宜,柄端浅雕龙首,二者搭配恰到好处,如此“金玉良缘”体现了高超的设计水平。
一双吃饭的筷子,可以从下往上分为四段,第一、三段为金质,第二、四段为乌木,乌木上还嵌入细密的金银丝花纹,顶端镶上玛瑙,而这不过就是一双筷子而已。
还有“金镶玉”的叉子,以金为叉齿,青玉为叉柄,白玉为叉首,青、白、黄搭配如此协调,令人叹为观止。
……
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章佩岚说,紫禁城里金银制品无处不在,每逢重大活动庆典,宫廷都会举办豪华盛宴,杯、盘、碟、勺、叉、筷就会粉墨登场,浮现眼帘是一幅幅王公贵族醉生梦死的排场与奢靡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