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青岛市民家藏古钱币三千枚

[日期:2009-12-30] 来源:  作者: [字体: ]
《半岛都市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林先生收藏的古钱币放在塑料袋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一些跨越很多朝代的古钱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是一枚带有"崇宁通宝"字样的铜钱

    “我收藏了 3000枚古币,有很多古币没弄清身份,希望能找专家解谜!”墨市的林先生打进本报新闻热线求助。经即墨市博物馆陈海波副馆长鉴定,这些古币从西汉一直延续到清代,有30余枚珍贵的“错版币”及苏轼、王安石等人题写的古币,其中一枚宋徽宗亲自题写的铁币更是珍贵。

  24年前捡回铜钱
  24日上午11时许,记者和即墨市博物馆陈海波副馆长,来到即墨市湘江二路上的林先生家。林先生收藏的古币用塑料袋包装着,摆在桌子上有厚厚一摞。他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是即墨市铜材厂的职工,单位经常收购很多废铜进行加工。林先生说,当时厂里每次拉回废铜,文物部门都要前来挑拣铜钱。1985年的一天,厂里又拉回一车废铜卸在院子里,他发现里面又有很多铜钱。
  林先生的好奇心很重,闲着没事时,他也学着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到废铜堆里挑拣铜钱。只用了一周时间,他就捡了很多没有破损,品相看上去也不错的古钱币。回到家后,他将古钱币一枚枚擦拭干净,经清点共有3000枚左右,其中大部分为铜钱。铜钱上的图案、文字及形状各不相同,为了认识这些铜钱,林先生买来资料学习,对这些钱币进行辨认,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收藏跨越多个朝代
  林先生说,之后他对这些铜钱越来越着迷,经常半夜睡不着觉起床查找资料,以弄清古币的身份。尽管他已收藏了 24年,但由于专业知识匮乏,仅凭从资料上学到的知识,无法把这些古币的身份都弄清楚。陈海波副馆长对这些古币进行查看后,发现这些古币从西汉到清代,各个朝代、时期的古币都有。他表示,古币收藏在时间上有这么好的连续性十分少见。
  “为啥这些铜钱上的字迹笔划和其他铜钱上的不一样?是不是当时有人制作的假币?”林先生从古币中找出30多枚不一样的铜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经陈海波副馆长仔细鉴定,这些铜钱都是各个朝代、时期的真币,笔画上的异常类似于现在的“错版”钱币,是在制作中出现的失误。“错版币”因为稀少而珍贵,古币“错版”更是少见,有十分高的收藏价值。

  铁币“崇宁通宝”最值钱
  “这是宋徽宗亲笔题写的‘崇宁通宝’!”陈副馆长在鉴定中,突然拿起一枚个头较大的铜钱,兴奋地向大家展示。他介绍说,北宋时期朝廷铸造铜钱时,铜钱上的字样经常请当朝皇帝或者德高望重的大臣题写,其中宋徽宗自己就题写了多种钱币。经一番查找,陈副馆长又从这些古币中,找到了苏轼和王安石等名人题写的铜钱,据他介绍,这种铜钱虽然不罕见,但收藏价值仍然很大。
  “珍品!太少见了!”鉴定时,陈副馆长拿着一枚黑乎乎的古币连声惊叹,吸引了记者和林先生。陈副馆长介绍说,他拿的是一枚“崇宁通宝”铁币,上面也是宋徽宗亲自题写。他说,在我国历史上铁币铸造得很少,因为铁容易氧化,像林先生收藏的这枚,一点缺损没有很是少见,皇帝亲自题写的铁币就更加罕见。尽管这枚古币是铁制的,但比林先生收藏的其他铜钱都要值钱。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三款贺岁金银品上市 北京虎年贺岁黄金品达62款
下一篇:美国的野牛大金币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