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河南安阳曹操墓证据遭质疑 考古队领队回应图

[日期:2009-12-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质疑:头盖骨真是曹操的

    回应:还需提取DNA判定

    在墓室清理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其中墓主人为男性,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的卒年66岁吻合。

    但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副主任高蒙河教授认为,要确认是不是曹操本人的头盖骨,还需要把骨头上提取的DNA和曹氏后人作比对。这需要先找出曹操的家谱,找到能确认的曹操后代做参照。此外,要最终确认墓穴的归属,还需要凭借墓志铭。高蒙河同时指出,假设这确实是曹操墓穴,社会效应要大于学术效应。

    而潘伟斌认为,在挖掘出来的这些文物中,最珍贵的莫过于瓷枕与刻铭石牌了。据了解,瓷枕上刻有“魏武王御用”字样,刻铭石牌上也有“魏武王”字样。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因此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曹操墓中,发现的珍贵金银器物并不多,相对其他帝王墓葬,寒酸得多。而专家解释说,薄葬制是曹操生前一直提倡的。

    质疑:72疑冢是个传说

    回应:疑冢之谜早已揭开

    坊间传说,曹操生性多疑,为了防止后人盗取他的陵墓,临终前设了72疑冢。

    如果说曹操的墓被找到了,那么坊间流传的72疑冢之说,是否不能成立?潘伟斌说,这完全是穿凿附会。因为曹操墓地表没有任何建筑,唐以后就找不到了。宋朝时,为了宣扬忠君思想,一些文人就批判“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让他变成了白脸奸臣。后来,金、元占领了黄河以北地区,但是他们一直对黄河以南虎视眈眈,这和曹操当年统一天下的构想是一致的。因为同样的政治诉求,统治者就开始宣扬曹操的雄才伟略,并将河北磁县的72冢古墓群误认为曹操墓。

    “但是清末不少盗墓贼挖开河北磁县的72冢古墓群后,却发现里面的东西是东魏、北齐时期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考古人员也进行了发掘,证实那里确实不是曹操墓。《人民日报》还曾专门发表文章,揭开疑冢之谜。”潘伟斌说。

    潘伟斌说:“曹操对后人的影响很大,加上坊间又有72疑冢的传说,这次的发掘非常有价值。我们破解了一个千古之谜!”

    相关

    曹操墓并非主动发掘

    国内考古界一直对大型帝王墓葬的发掘与否有诸多争议,例如秦始皇陵和武则天的墓葬乾陵都一直没有打开,要到考古技术完备和成熟后留给后人发掘,以破解出更多历史信息。

    为何要打开曹操墓?潘伟斌回忆说,发现曹操墓完全是一个意外。2006年,他们在安阳进行考古发掘,当时有人举报附近有盗墓贼出入。后来当地警方破了一个文物案,就请他们去鉴定,一看不打紧,许多器物是东汉时期的,非常重要,需要进行抢救性发掘。

    “发掘前,盗墓贼已经来这里不计其数,我们根本就没抱什么希望,谁知道竟然发现了一个曹操墓。”潘伟斌说。

    2008年,安阳县安丰乡派出所在侦破的盗掘古墓案件中,从盗墓贼手中缴获3块墓内汉画像石,画像石上部有“主簿车”、“咸阳令”、“纪梁”、“侍郎”等字样,其下部为水陆攻占图场面。相关专家根据画像石的铭文,认为墓葬规格相当高,应该是汉魏时期的高级贵族墓葬。2008年12月,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南方日报 记者李培实习生莫杨冰)



上一页 [1] [2] [3] [4]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三国风流人物葬身何处? 刘备孙权下葬地雾里看花
下一篇:3000封珍贵家书在京开展 最早写于乾隆年间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