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09年12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积雪啊,是那山头戴的帽子;森林啊,是那山梁穿的衣裳;白云啊,是那山腰缠的丝带,江水啊,在那山下奔流欢唱……。这就是西藏高原,我的家乡。――西藏民歌
西藏自治区位于“世界屋脊”――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据今200万到300万年前,一场强烈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了今天的青藏高原。在这片广袤的高原上,山脉绵延,雪峰高耸,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积石山、祁连山,由西向东横穿西藏和青海;横断山脉自北而南纵贯西藏东部和川、滇西部。世界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耸立在中尼两国的交界处。水力资源得天独厚,西藏西部有狮泉河、噶尔河、象泉河,东部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著名的雅鲁藏布江横贯西藏南部。元朝时期,藏族地区正式纳入了祖国版图,成为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此后,由于明清两代继续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和中央政府的关系日益紧密,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的庆典纪念,由南京造币厂制作出品“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铜章,分黄铜、紫铜上色,80mm直径,厚度14mm,发行量280枚。众所周知,民族自治区成立纪念的题材创作在我国币、章、票上不知道反映过多少次,因此设计上很容易出现“疲态”。而此次铜章设计,整个创意,大师的手有如神助,成竹在胸,智珠在握;题材运用另辟蹊径,策划上很下了一番功夫,设计构思的筹划“老谋深算”,把铜章特色的高浮雕技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将这一已成常态的习惯题材化“腐朽”为神奇。
“西藏”艺术特点:典型的高浮雕作品,把玩儿手感极佳,质感“殷实”厚重”,雕刻工艺更让此章增色;画面效果突破了铜章体裁的束缚,设计构图饱满大气,效果动人心魄;作者熟稔雕工,画面纵横捭挞大开大合,极富动感,透露出高原山国的磅礴雄峙,壮观而秀美,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令人呼吸屏蔽,高山仰止。
西藏大地广褒、苍凉的自然景观、神奇的藏族文化和浓郁的宗教气息予铜章创作提供了艺术的源泉,而铜章创作以其特有的工艺特色,紧紧围绕地貌特征为纲,抓住“崇山峻岭”这一特点,述说着藏传佛教和藏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序。画面中仙境一般的西藏似缓缓舒卷展开的一卷画轴,瓦兰瓦兰的天际一望无垠纤尘不染,高原气候的凛冽给鼻翼中灌满丝丝清新的凉意;西北边陲一颗璀璨的珍珠――万笏朝天拱卫八极的西藏,远山如黛,千山万壑扑面而来,峰峦如涛,峰回路转,奇峰突起;万佛朝宗,藏密宗教宗派的发祥之地,庄严的布达拉宫象自空而来的天珠陨降在万岭之上。嘛呢石、转经筒和顶礼膜拜在佛祖脚下的虔诚信徒,晨钟暮鼓中,天涯比邻排遣的是空间上的距离感,一曲牧歌犹如天籁之音,已摄取的是游子离别天涯的魂魄。
铜章艺术的属性在“西藏”上得到升华,艺术家的奇诡机巧在高原巨川的孕育中得以施展。西藏与中土的渊源,使作者设计思路如花之雨,把铜章艺术的美感发挥到极致。章面空间恢宏壮丽,山川气势雄强;雕刻气势磅礴,创作尽得长川大河,一泻千里之真谛。抚摸着这壮美无比奇伟的山川景致,感觉到千山万水如行云流水般地在指尖下游走,冥冥中遐想着珠穆朗玛的登峰造极;把握掌中,隐隐雷霆之音,如云涛万千奔来眼底,令观者心旌摇动,此时此刻我已分不出章中山山中章矣!
“西藏”是近几年来铜章设计中的较好作品。由于发行规模量小盘轻,开发商独家经销,发行初期,价格连绵走强,反观280枚的发行量就显得过于谨慎。总之是一枚人人都欲得之的好章!收藏指数:5星;投资热度:5℃;投机程度:4℃。市场分析:现在总体货源稀少,有行无市,紫铜货源更加难料;价格走势上,价格翻番已是不争,价格曲线斜率较大,价格高飙,属中长期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