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现当代陶瓷逐渐升温 “毛瓷”升值空间巨大

[日期:2009-12-22] 来源:  作者: [字体: ]
 

    80多件“7501”家中藏

    多年后,廖晓东又在深圳古玩城见到了这只瓷痰盂。而胡建平也已经把他的瓷器馆从书城开到了古玩城,店面也从原来的一个小铺,扩成了“文革”瓷艺术馆。其中,80多件“7501”是胡建平的镇馆之宝,胡建平说:“除非再收到重复的,才会拿出来交流,这80多件‘7501’是自己收藏的。”

    2009年,在中国嘉德春季秋季拍卖会上,一组“7501”上拍,几乎全部成交。胡建平指着拍卖图录说:“上拍的这几件‘7501’当年都是从我这里买走的。”而在拍卖会之前,嘉德曾与胡建平联系,希望他能提供十件“7501”参与拍卖,胡建平拒绝了。他说:“卖了就没了。一套完整的‘7501’有近100件,我现在收了80多件,我还想把整套全收齐,完成自己的心愿。”

    胡建平是景德镇人,上世纪90年代初接触到“7501”的。为了寻找“7501”的流落线索,找到“7501”的持有人,胡建平想方设法弄到了当时轻工部陶瓷研究所的全部职工名单,按图索骥,挨个寻找,他还跑遍了景德镇市很多家藏“7501”,在外地也是一样。为了收藏一只水点梅花茶杯,胡建平用当时深圳最流行的数码摄像机去交换,还曾用一套高级餐具换了一个“7501”盖碗。他的理念是:“用精品换孤品,用珍品换绝品。”

    廖晓东也收了几件“7501”,但他总觉得自己下手晚,只能求精不求多。在胡建平的藏品中,廖晓东一直盯着那只“7501”瓷痰盂,而胡建平说:“这只瓷痰盂我是谈都不会谈。曾经有人出28万元要我这只瓷痰盂,我不卖,那人说‘老胡,28万元能买一卡车痰盂了’。”

    年年参展文博会

    胡建平1995年来深经营陶瓷,1997年在深南中路开了第一家品店雅兰亭名瓷专卖店,经营景德镇瓷品。一年后,他把店铺转到了书城,在这里经营了十多年。现在他在古玩城有一家“文革”瓷艺术馆,而他的名家瓷陈列室,则设在书城后面的一栋商住楼里,他觉得,当年是在书城开店起的步,这里应该是他的风水宝地。

    在胡建平的工作室里,他拿出了几件“7501”,一个水点桃花小醋壶、一个水点桃花酱油壶,一个釉下彩双面绘芙蓉花的碗。其中一对盖碗,碗和盖子有些不吻合,胡建平说:“碗是先收的,盖子是后收的,原本不是一对,有点套不上。‘7501’瓷器全部是手工制作,从坯形开始,一直到图案的描绘,每一个步骤都由一批工艺大师制作完成,工艺要求非常严格,一只碗只能配一个盖。”

    从1995年开始,胡建平就帮客户寻找“7501”,那时候也就几十元一个,收多了,胡建平开始喜欢上了“7501”,他开始留下一些,把重复的再卖给别人。而至今还让他懊悔的是一个一品锅,当时从他手里卖了两三个,现在是一个都找不到了。“大饭锅也卖了,一对汤锅卖剩一个,辣椒罐却一直没有见到过真品。”胡建平一直在寻找,在等待,他总觉得会有与其相遇的一天。

    像胡建平、廖晓东这样热衷“7501”收藏的人在深圳还有不少,胡建平说,有许多香港藏家也喜欢到深圳淘一些“7501”,在这个圈子里胡建平也算是小有名气,许多人找他交流藏品,探讨收藏经验,他开了个“瓷宝网”,把藏品放在网上与藏友交流心得。去年文博会上,胡建平的“文革”藏品艺术馆成为了古玩城分会场中最大的亮点之一。胡建平说:“每年我都会参加文博会,前几届以景德镇当代瓷器为主,明年的文博会我准备把‘7501’作为最大的亮点。”

    “7501”暗藏巨大升值空间

    “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造型样式虽然与日常家用瓷器十分相像,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这就是“7501”主席专用瓷。30多年过去了,这批“神秘”瓷器的价值也由当初的几十元翻了数万倍:一只“7501”瓷调羹10万元,一个小瓷碗170万元,一壶十杯的一套酒具200万元。中国嘉德瓷器部高级业务经理陈林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原先并不被人们所重视的“7501”,经过一定时期的历史积淀,逐渐开始展现出其较大的升值空间及潜力。

    “7501”初步被市场接受

    据记者了解,于11月末结束的嘉德秋拍现当代陶瓷艺术专场拍卖上,九组“7501”作品一现真容。据陈林林介绍,此次秋拍中,九组“7501”作品,只有两件流拍,成交作品最终成交价平均比底价高出25%,单件价格在5万左右。“由于各种原因,“7501”仍然不是广为人知的收藏品种,有一段时间甚至被人们淡忘了。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有收藏家逐渐发现了这么一个收藏品种,追根溯源,也才认识到它的价值。”

    陈林林指出,拍卖行尝试性地推出“7501”作品上拍,从拍卖结果看,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只能说,“7501”作品仍然处于刚刚被市场接受的阶段。“公众对它的认知度还不够高,但它的历史价值毋庸置疑,就更加说明了其值得期待的升值空间和潜力,目前可以说是比较合适的买入时机。”

    1997年,广州嘉德拍卖会上,当时作为拍品的红月季花碗尚有釉裂,但因收藏价值高,即便如此也颇受藏家追捧,最终以8.8万元成交。此前,在上海拍卖行拍卖“7501”作品,单件可达27.5万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艺术的五彩狂欢 圣诞节那些岁末的艺术展图
下一篇:一壶在手爱不释手 紫砂老壶存世量少完好者罕见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