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存世的文房清玩,以清代居多,宋元极少见。除笔墨纸砚“四宝”外大致有以下诸类。笔用类:笔格(架)、笔挂、笔筒、笔插、笔床、笔船、笔屏、笔帘、笔匣;墨用类:墨床、墨盒、墨缸、墨屏、墨匣;纸用类:镇纸、压尺、裁刀、剪刀、界尺、毡垫、剑筒、贝光;砚用类:砚屏、砚匣、研山;印用类:印章、印匣、印泥盒;水器类:水滴(注)、水盂、笔洗、水中丞;调色类:格碟、调色缸;辅助类:臂搁、帖架、书灯、诗筒、文具匣、香椽盘、书架;其他类,香熏、香炉、古琴、拜帖匣、宫皮箱、如意、铜镜以及书斋家具等。目前在拍场上比较常见的文房主要有笔筒、端砚、印章、砚屏、臂搁、镇纸、铜墨盒、墨床等几大类。
近几年来,文房成为拍场令人瞩目的一大新热点。如2006年6月中国嘉徳春拍首推了“翦松阁精选文房用品”专场,全场116件,成交率84%,总成交额3590万元,市场反响出人意料。2007年7月西泠春拍推出了“文房清玩——历代名砚专场”,成交率高达98%,成交额1832.38万元,掀起国内文房市场的小高潮。同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又推出“文房清韵——清代砚墨笔印专场”,自清乾隆时期直至近代名家的砚墨笔印文房类精品共111件,成交率高达89%,成交额1460.36万元,令人刮目。其中一套“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十锭),估价40-60万元,经多轮叫价以448万元创出古墨拍卖天价,令人称叹。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随着文房行情的转热,不少赝品也大量涌现。如笔者发现的标价上百万元的假“唐英诗文笔筒”,不少清代端砚的铭文也是后刻上的,更有人打起了伪造齐白石印章的主意,有些古琴的题刻也完全是当代所为,种种造假,不一而足。 文房市场升温笔者认为主要有几大原因。首先,除了少数御用或带名人款的外,价格相对尚处低位,大多在几万元左右,门槛较低,收藏群体大;其二,历史上有悠久的收藏传统,底蕴积淀非同一般;其三,未来上涨空间大,投资价值可观。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文房市场已开始悄然升温,有望成为艺术品收藏一个崭新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