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回顾收藏市场2009年大事记

[日期:2009-12-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字体: ]
2009年12月15日 13:19  中国新闻网

  纵观2009年收藏市场,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影响日益减少,红色书画走俏拍场,国庆题材备受追捧;亿元字画频现,书法作品走出低谷;瓷器和古玩杂项等收藏暖风频吹;早期邮票重拾升势,现代金银币稳步上扬;中国当代艺术、连环画、电话卡收藏市场陷低迷。

  据济南时报12月15日报道,1992年10月3日,是一个令全国收藏投资者难忘的日子,当年,深圳在这一天敲响了中国文物和艺术品拍卖的第一槌。转眼间已过去了17年。在这17年里,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各种古典当代艺术品成交价格也由低向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佳绩,其中虽然经历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但中国艺术品市场在2009年春拍中逐步复苏,在秋拍中又重新走向辉煌。

  以中国几大著名拍卖行2009年秋季拍卖的成交额和成交价为例,北京翰海成交额达到10.55亿元、中国嘉德成交额15.33亿元、北京保利成交额15.78亿元、中贸圣佳成交额8亿元、中国香港苏富比成交额13亿港元、中国香港佳士得成交额16.5亿港元,超亿元的天价艺术品也频频拍出,中国艺术品收藏的春天已悄然而至。

  红色书画走俏拍场 国庆题材备受追捧

  2009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影响日益减少,各种红色藏品搭乘新中国六十周年大庆这一特大利好题材的快车,在2009年的春秋两季拍卖会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走出了一轮罕见的牛市行情。

  亿元字画惊现拍场 书法作品走出低谷

  从2009年各大拍卖行春拍的总成交额和单品成交价来看,中国字画艺术品市场正在逐步回暖,而2009年秋拍的出色表现更是把中国字画艺术品市场推向了高潮。

  明清瓷器尽显风流 古籍杂项不甘落后

  2009年的瓷器和古玩杂项等收藏暖风频吹,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瓷器”专场中创下单色釉瓷器拍卖纪录,在北京泰和嘉成春拍中,一套明代内府彩绘抄本也创下近期古籍单件的一个成交纪录。

  红木原料强劲反弹 明清家具强势上涨

  2008年,红木家具市场一度“熊”气弥漫,但进入2009年5月份以来,已经跌落谷底的红木家具市场上,各种红木原材料价格强劲反弹,而在拍卖市场,明清古典家具也是风光无限。

  繁华过后是落寞 中国当代艺术陷低迷

  与火热的中国字画市场相比,曾经扛起拍卖市场先锋旗帜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在2009年却深度失宠,陷入低迷之中,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当代艺术品价格下跌了约60%,以“坐火箭”的速度回落至4年前的水平。

  早期邮票重拾升势 “热炒”新品高台跳水

  2009年邮市曾出现小幅反弹,一些近年来发行的小版张曾受到炒家追捧,但反弹走势好景不长,维持了几个月,“炒新”行情便匆匆结束,随之而来的是这些“热炒”新品种的不断阴跌。

  三版四版券备受追捧 现代金银币稳步上扬

  综观2009年钱币市场,古钱币、老银币、连体钞、流通纪念币等板块均波澜不惊,微幅上扬,现代金银纪念币板块因受国际金价(1120.00,-3.30,-0.29%)上涨的影响,在2009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在各类钱币板块中,涨幅最大的当属第三、第四版人民币。

  老版“小人书”仍吃香 再版连环画遭兜售

  与前些年十分风光的连环画收藏相比,2009年的连藏市场要冷清许多,前些年一直很风光的再版新品连册在春季以后开始遭遇“滑铁卢”,但仍有一些亮点值得书写,老版精品连环画受到收藏者热烈追捧。

  “垃圾”电话卡止跌企稳 精品电话卡小幅回升

  2009年的电话卡市场依旧较为低迷,不见转暖迹象,电话卡价格一直在中低位徘徊,卡市里的人流量和成交量都非常稀少,多年以来一直是邮币卡三足鼎立的电话卡板块已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茶币-中国纸币茶文化(张恒)
下一篇:重生之极品收藏家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