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12腰刀玉印玛瑙珠出土情形
南汉砖室墓(M113)壁龛随葬“魂瓶”
发掘概貌 近百座墓葬现390件文物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考古专家已在广州太和岗这个墓葬“富矿”陆续发掘出上千座墓葬。昨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兴奋地向媒体公布太和岗2008~2009年最新考古发掘成果。
据介绍,从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考古专家在位于太和岗淘金家园的建设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工作,共完成勘探面积近5500平方米,发掘总面积240平方米,共发掘出先秦至南汉时期墓葬38座,明清墓葬50余座。同时出土陶、瓷、石、玛瑙、琉璃、铜、银、铁及漆器等不同质地的重要文物标本390件(套)。
发掘之最 M112西汉墓宝藏迭出
规模最大:分“楼上楼下”
考古专家表示,在此次发掘中,给他们带来最多惊喜的无疑要数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西汉墓葬M112。这座长方形竖穴分层墓葬墓坑长5.4米,宽2.8米,深3.26米,不仅有墓道,而且还很讲究地分前室、后室,后室甚至用木板隔成“楼上楼下”两层。
其中,上层并排放置着两个棺材,棺板已经腐烂,据推测很可能是墓葬主人夫妇合葬在此;下层则是一个大型“储物室”,密密麻麻摆放着陶瓮、壶、四耳罐、盒、直身罐、温壶、鼎、钫、盆、盂、纺轮等数十件随葬器物,文物之多甚至使最先进入墓室的考古人员“差点找不到落脚之地”。
最罕之物:鎏金铜俑
在上层棺材中的墓葬主人夫妇身边更是贴身随葬不少更为精美和名贵的器物,比如男主人的贴身随葬物就有用金箔装饰的佩刀、环首刀、茅、鎏金铜俑和印章等,女主人则贴身陪葬有玉佩、玛瑙串珠等首饰。
在男主人的随葬物中,两个不到15厘米高的鎏金铜俑最让考古专家激动。“当第一个鎏金铜俑从土里露出一角时,大家全都兴奋得不得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马建国表示,“实在太难得了,这是广州第二次发现鎏金铜俑,上一次是在1956年在市动物园麻鹰岗的西汉前期墓中出土了一对跪立的鎏金侍女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