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瓷器收藏细分程度提高 "青花笔筒"快速升值

[日期:2009-07-2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字体: ]

2009年07月20日  来源:广州日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清康熙 青花竹林七贤图笔筒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人物图笔筒

    在刚结束的广州艺拍春拍上,一件清康熙青花竹林七贤图笔筒拍出28万元高价,近期各地拍卖会上也出现其他成交价较高的清康熙笔筒,如35.2万元的青花后赤壁赋笔筒、19.04万元的青花山水人物诗文笔筒。

    在文房用品追捧成风的今天,清康熙笔筒是其中深受宠爱的极品,近年来却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价格升幅惊人。在15年前北京瀚海首场拍卖会上曾推出一件清康熙青花“圣主得贤臣颂”笔筒,估价为60000~80000元,结果以30.8万元成交,在当年尚未全面起步的拍卖市场掀起巨大的涟漪。

    此后市场中陆续出现青花或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其中一件出现在2008年北京瀚海春季拍卖会上,并最终以100.8万元高价成交。十余年时间中,同类器物升值70万元!

    记者从市场中了解到,青花笔筒的快速升值主要发生在近5年间,原因是北京某大收藏家动用大笔资金大肆收藏坊间的清康熙青花笔筒,几乎形成“垄断”之势。在基本“控盘”后,经过深入研究,出版著录,以此而掀起清康熙青花笔筒之热。

    收藏指南

    市场细分程度提高

    要避免“博而不深”

    在瓷器收藏市场上,不少资金实力较强的企业收藏家也以这种手法大量收集某个小品种器物,因此形成大的收藏效应。如江浙某藏家就大量收藏民国“珠山八友”的瓷版画,令其名声大振,近年升幅可达数倍到十余倍。

    曾有行家扬言,如果有大企业家愿意每年拿出1亿元的资金,就可以“称霸”瓷器市场,垄断多个品种。这种理论上的假设建立在瓷器市场存量不大的基础上;另外,随着收藏市场的逐步完善,各种品种的细分越来越明显,每个领域越来越窄。以文房用品为例,其中单是笔筒就包括了陶、瓷、竹、木、牙、石等品种。

    市场细分程度提高,更要求收藏者达到“精而专”的标准。经济实力强的收藏者,自然可循上述“庄家”之法,独专一门;普通的收藏者不要把收藏战线拉得太长,既不能脱离社会的收藏主流,也要兼顾自己情有独钟的小门类,宁可专而不要博而不深。

相关链接:

    笔筒是康熙时期较常见的一个文房用具品种,器壁多较厚。除了口底直径相同的圆筒形外,还有撇口形、竹节式、束腰式等。

    官窑笔筒上多写长篇诗文,诗尾常用釉里红篆书“康熙传古”方章;民窑釉面泛青,多画山水人物故事和花鸟图,个别带有纪年如“康熙二十年山水人物笔筒”、“康熙十三年山水笔筒”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读者藏品鉴定

    问题一:

    读者:请帮我鉴定这件藏品(图一)。

    鉴定:从图片上看,这只笔筒仿制康熙时期的风格,釉面寡白,胎质疏松不够结实,青花颜色清淡,层次不分明,不具有康熙时期“青花五彩”的特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问题二:

    读者:这是我家收藏的青花笔筒,请帮我看看真假(图二)。

    鉴定:从图片上看,这也是仿制康熙时期的青花釉里红笔筒,釉面杂质多,有很多黑色斑点,特别是圈足底部,犹如“荞麦地”(指釉面上出现微小的黑褐色斑点,原因是烧造高温时有飞尘附在釉面上而产生)。“荞麦地”一般在嘉庆时期开始较多出现。图片中的笔筒圈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圈足一圈都有火石红痕迹,颜色均匀,这也不符合康熙瓷器火石红的特点。 (本期鉴定专家:广州市文物总店 曾土金)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最早“茶筹”首次面世 曾是清茶馆消费券
下一篇:牙雕"携琴访友图":仿佛能听到松间溪流之声(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