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7-14 15:08:02 江南时报
6月28日上午,北京中国书店举办○九年连环画拍卖会,上拍239件连环画拍品,成交156笔,成交率65.27%,成交额仅34110元。这是火爆行情时一本连环画的价格,而现场加上笔者在内也不到20人。难道北京的夏季真是太暴热了吗?请看前几个月的统计:
2009年3、4月间,北京、南京、重庆相继进行了三场连环画拍卖会。4月11日上午,在潘家园旧货市场进行的连环画拍卖会上,拍卖大厅里的人数比起前两年少了很多,四五十把椅子没有坐满,拍卖到后半程的时候,很多人已经离开。161件拍卖的连环画中,122件成交,成交额12万多元。这远比去年和前年的总成交额少,《滕王阁绝唱》连环画手稿拍出了4.3万元的价格,整个拍卖会已不如前两年火爆,去年《三姐妹》手稿曾拍出50万元天价。受人关注的《穷棒子精神万岁》、《王树庆》等尽管属于精品,但竟无人举牌竞买。收藏者称是受金融危机和连环画藏品前几年涨幅过大的影响。3月7日,南京也举办了第二届连环画藏品拍卖会,94件拍品,成交率85%,成交金额2.5万元。其中民国时期17册小人书《封神》,起拍价是800元,最后成交价是900元,这个价格比几年前便宜多了。从南京连环画拍卖会可以看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普通版本和再版的连环画。4月25日,重庆市第三届全国连环画交流拍卖会上,共有134本(套)书进行了拍卖,大约有一半拍品流标。原因是有53本连环画的定价在千元以上,上万元的有9本。"心理价位明显高于市场价位,定位不准是导致流拍的主要原因。""金融危机中大家格外谨慎,难免过高估计自己的藏品。"
连藏市场确有劣势
为何连环画收藏的风光无限成为往事,陷入低迷之势呢?首先受大的经济环境影响,2007年10月后美国次贷危机让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很多人的钱被套在股市,无暇顾及收藏市场。全国各地的连环画交流会逐年递增,但参会连友却逐渐减少,每次参加交易会的都是熟面孔,搞收藏靠的是人气,没有新鲜血液加入就会是死水一潭。另外在市场上再无藏家大量扫货的场面,而是有人大批放货。曾经有一位来自东北的收藏大户在潘家园卖出100多万元的连环画。一套1958年版的《三国演义》价值最少2万元,可他才开价5000元,几百本书没一会儿工夫就被"抢"光了。其实这个收藏大户是十分明智的,急流勇退使他轻而易举大赚一笔。同时目前连环画价格普遍高昂,品相好的动辄上万,过高的门槛挡住了一部分想入行的新连友。
连环画前几年受到了市场热烈的追捧,价格屡创新高。连环画收藏风靡全国十年,其精品显现出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作为一种绘画形式,连环画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但它的收藏热形成较晚,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末,显然不是传统收藏门类,常被打入"另类收藏"。专门收藏连环画的人其实也不在少数,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年连环画价格要低得多。从目前市场看,连环画收藏的确有劣势,如收藏群体底子薄,交换频率太快、变现欲过猛,多属于投机偏好。然而,随着收藏者心态的调整变化,连环画收藏还是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
连环画原稿不容忽视
北京荣宝秋拍连环画原稿专场成功落槌,40部30年前创作的短篇连环画原稿作品成交很好。连环画原稿的"孤品"性质决定了珍贵度。连环画近两年的行情时涨时落,而连环画原稿"物以稀为贵",资源稀缺,其老大身份不容替代。连环画封面原稿大多是彩色绘画,极具视觉冲击力,有创意的单页原稿占重要地位,不容放过。像贺友直、顾炳鑫、戴敦邦、高燕、华三川等的画稿都拍出好价。贺友直是当今屈指可数的老一辈著名连环画家、线描大师及蜚声海内外的国画大师,其创作的《山乡巨变》获得第一届连环画评选一等奖;有"南顾北刘"美誉的顾炳鑫("北刘"指著名连环画家刘继卣),著名作品有《渡江侦察记》《列宁在一九一八》《列宁在十月》等;80年代之后有"南雷北燕"之称的"北燕"是著名连环画家高燕,其绘制的《贵妇还乡》获全国连环画评比二等奖;著名画家戴敦邦,其作品《红楼梦的故事》、《逼上梁山》、《新绘长恨歌》获全国连环画大奖,近年创作的《新绘全本红楼梦》获第十三届全国图书奖。
连环画画稿是"原始股"。但并非所有的连环画画稿都值钱。关键还要看作者名气,画稿是否完整,是否曾获奖,题材是否罕见等。搞连环画原稿收藏,名家力作应是首选。连环画原稿的收藏现在还不成熟,没有一个公认的价格。连环画原稿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门类,只是在国画艺术品市场里占据了一个很小的角落,这与连环画的艺术价值和其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不相符。绘画水平高的连环画原稿将是连环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缺本"、"出版社校本"是大赢家
所谓的"缺本",是指成套的连环画再次印刷时,只印了其中的大部分,而没有印刷的少数几本就成为"缺本"。因为稀缺,"缺本"的收藏价值就非常高。一套完整的连环画,"缺本"的价值占整套书的50%以上。"出版社校本"上能清晰分辨出编辑校对的痕迹,它是下真迹一等的连环画原稿。
"出版社校本"是连藏的高境界。资源枯竭将直接导致其价格的迅速上扬。名家的设色原稿、古典作品、少数民族题材、画幅超大、页数完成的"出版社校本"会狂涨。"出版社校本"散页作为画家的创作依据非常重要,完好的经过出版家反反复复的多次修改的,只要是定稿就价值不菲。重金回购连环画"出版社校本"后再同出版社一起策划再版,双方共同获利,只有"出版社校本"能获此专利。出版社把遗失的"出版社校本"作为出版资源来看待,藏家策划再版后仍能保存原件,甚至售与出版界,一举多得,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