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全球“世界级”收藏家都在藏什么艺术品?

[日期:2009-07-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字体: ]

2009年07月13日11: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收藏家何日能跻身"世界级"

  一份外国媒体颁布的全球收藏家排行榜,200强中不见内地藏家身影。这张榜单说明什么?

  2007年度,全球艺术品交易浪潮持续高涨,美国有105年历史的资深艺术类杂志《ARTnews》(《艺术新闻》),延续十余年来一年一度的模式,再度评选出本年度全球顶级收藏家200强(The ARTnews 200 Top Collectors),标志着新一批暨2007年度世界级藏家的诞生。

  然而,从这张普查遍及各大洲的榜单中,却极少见到亚洲人的身影,中国内地藏家更是无一人上榜。对于近些年来热火朝天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而言,对于中国超过7000万的收藏群体而言,这张榜单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哪些藏家够得上"世界级"

  《ARTnews》(《艺术新闻》)目前在全球123个国家拥有超过20万的固定读者。从1991年开始,《ARTnews》杂志开始评选年度顶级收藏家200强,至今已是第17个年头。

  据了解,在这家刊物历年的榜单中,总会有些人员的调整,一些在过去一年里对艺术品收藏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或做出某种惊人之举的收藏家往往会得到格外的重视。然而,也有另一部分收藏家,数十年来长期致力于艺术品的收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某种艺术的发展,这类"骨灰级"的收藏家已经成为了每届榜单上铁打不动的符号,他们的存在,标志着个人力量对于整个世界的艺术市场的影响。

  在2007年度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上,至少有超过800件艺术作品以百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而在若干年前,这种蓬勃的场面是无法想像的。同时,在去年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榜上,亿万富豪的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946名,其中有176人是首度进入这个位置。伴随着经济的喜人增长以及个人资产的大幅度增加,收藏者的群体也与日俱增,在每年的世界重要拍卖会上,总会看到一些新的身影,他们在艺术品交易上出手不凡。据2007年2月美国苏富比拍卖行的一项纪录显示,全部参与竞拍的人当中有20%是首次进入艺术品拍卖场。

  这份榜单显示,今年的全球收藏家200强共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人依旧占据着半壁江山,以107位入选收藏家的强大阵容向世界昭示着美国人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在艺术品市场上的绝对优势与控制力。余下的不足50%的席位主要被实力同样不容小觑的欧洲人占去,共有68人之多。如此算来,仅欧美藏家就占去了全部200个席位的87.5%,而剩余的席位则主要被南美洲及加拿大收藏家所分享。显然,全球的艺术品收藏市场正被经济相对发达的欧美地区的收藏家们所操纵。

  与上年的榜单相比,今年亚洲区入选的收藏家由3人增加至5人,分别是2名日本人、1名韩国人以及中国香港收藏家刘銮雄和台湾收藏家黄崇仁。两位华人收藏家中,黄崇仁是继上年后的再度入选,而刘銮雄则主要凭借2006年以1737.6万美元的天价购得安迪·沃霍丝网印制的《毛泽东肖像》这一"壮举"而跻身顶级收藏家的行列。

  "世界级"藏家都在收藏什么

  分析人士注意到,在今年顶级收藏家的前10个席位中,美国人从去年的6位上升至7位,而另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即200强的第一把交椅被Broad夫妇占据,而在此前他们一直屈居第二。Broad夫妇拥有以自己姓氏命名的艺术基金会和当代艺术博物馆,长期致力于当代艺术的收藏和展示。自1984年以来,他们的收藏已经在世界各地超过400个博物馆和大学画廊中展出过,影响广泛。

  名列第二位的是Steven Cohen,美国富豪,主要收藏印象派艺术和现当代艺术。第三名是Griffin夫妇,这对夫妇同样来自美国,居住于芝加哥,且身价不菲,主要收藏印象派及后印象派艺术。第四名和第五名也都是来自美国,是两对夫妇,前者主要收藏早期大师素描绘画、印象派艺术、20世纪艺术以及法国家具艺术,后者主要收藏早期大师和19至20世纪澳大利亚艺术。

  从第六名开始,出现了非美国人的身影,Sammy Ofer居住于英国伦敦,主要收藏印象派艺术和现代艺术,他的家族在2007年度福布斯世界富豪排名榜上位列第226名。第七名是F. Pinault,居住于法国巴黎,主要收藏当代艺术,是著名的法国大富豪。第八名Charles Saatchi对于国人来说可能更加熟悉一些,推动YBA(Young British Artists)、将全球艺术网站开设中国站点,使中国收藏界对于这个出生于以色列犹太家庭的大收藏家多了些注意和了解,其常常能做出一些惊人的举动,而其一举一动都对世界当代艺术市场有不小的影响。

  此后的两位藏家同样来自美国,他们的收藏趣味主要都是以现代及当代艺术为主。

  纵观整张榜单不难看出,印象派绘画、本土及民族艺术、现当代艺术,可谓是全球收藏界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大为风光的中国当代艺术却没有进入世界顶级藏家的视野。

  中国收藏家的踪影在哪里

  在2007年度全球顶尖收藏家200强榜单中,华人踪迹仅有香港的刘銮雄和台湾的黄崇仁。

  香港富商刘銮雄,2006年以1737.6万美元的天价将纽约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中安迪·沃霍丝网印制的《毛泽东肖像》收入囊中,一举刷新了这位已故波普艺术大师的作品成交价纪录,同时也奠定了其在世界艺术品收藏领域的顶级地位。2007年11月6日,他又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会上拔得头筹,以3924.1万美元的成交价购得法国后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于1892年在南太平洋(601099)的塔西提岛上所作的《早晨》,"世界级"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黄崇仁,台湾力晶集团董事长,并任台北市电脑公会、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理事长,在台湾商界也是呼风唤雨的人物。2007年初虽然爆出其涉嫌内线交易的丑闻,但仍没有影响其在收藏界的顶尖地位。他主要收藏中国瓷器、印象派艺术以及现代绘画。在去年的榜单中,黄崇仁作为华人收藏家的惟一代表,突显了中国台湾地区收藏领域的不俗实力。

  除了这一港一台两位大收藏家勉力撑起了华人收藏的门面,内地藏家在其间踪影全无。

  当然,中国有为数众多的收藏群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的民间收藏大军已超过7000万之众,其中不乏资深的大收藏家,然而他们虽然在国内的收藏界有着响当当的名号,但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却几乎无影无踪。

  内地藏家离"世界级"有多远

  从刘銮雄、黄崇仁二人得到美国权威艺术刊物肯定的收藏史上可以看出,对于印象派艺术以及当代艺术市场的参与甚至影响成为了其之所以能够跻身以欧美藏家为主的顶尖榜单之上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内地藏家在世界收藏领域的"失语",是否意味着中国收藏界与世界大收藏圈的脱轨呢?对此,艺术评论家、艺术品投资顾问石建邦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这张榜单上之所以没有中国内地收藏家的身影,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外界对于我们的收藏家并不了解。中国的收藏市场整体还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私下交易、纳税等等问题,都很不透明,许多东西还不够规范。而西方的收藏市场已经很成熟了,他们不存在这种问题。"

  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即信息的不透明、统计的不准确是导致中国收藏家难以进入西方艺术界主流媒体视野的重要因素。另外,"中国的收藏家大多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藏品,这与西方的大藏家乐于建立自己的博物馆、与公众分享自己的藏品不同。既然收藏家不愿公开自己的藏品,这样的统计也就很难进行。"

 



[1] [2] 下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2009春拍当代艺术品市场人气低迷 明年真正考验
下一篇:“姑苏城外第一楼”被拍卖 古建筑保护引起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