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舒勇远卖画搞艺术:万人红装苍山洱海唱国歌

[日期:2009-07-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 [字体: ]

   一万张庄严面孔,一万个红色身躯,一万种声音发出同样的音符,“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面对这样的壮观场面,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前天上午,一场万人红装唱国歌的艺术盛典在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前举行。而这场艺术盛典的创作人和策划者,正是来自广州的著名当代艺术家舒勇,他曾以一系列轰动性的作品,在当代艺术界引起诸多争议,例如用汶川地震遇难双胞胎姐妹骨灰制作而成的雕塑作品《生命之花》。这位来自广州的艺术家如何看待自己的这次万人国歌盛典?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唱国歌是个人认同国家 

    最直接、最有力量的方式” 

    记者:你被不少媒体称为是“事端制造者”,创作“万人红装唱国歌”,有人说你是拿国歌炒作,也有人说是争议最小的一次,你怎么看? 

    舒勇:我只想说,一个人没有必要拿自己的一辈子去炒作。我只是希望打破人们思维的惰性,为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制造一些障碍。 

    一个艺术家不应该只关注“小我”,满足于在家里画画、赚钱。如果只是为了卖钱去画画搞艺术,那是最无聊和无耻的事。按我现在的情况,只要每个月画一张画也能卖好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我何必这样奔波,还浪费大量的时间?这种自我炒作有必要吗?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觉得还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记者:那你为什么会想到组织1万人去唱国歌? 

    舒勇:其实这件作品是源于我近些年的一些思考,艺术家寻找个性很容易,寻找共性却很难,在中国艺术圈,有太多所谓个性、另类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却往往很无力,无法激发起公众的共鸣。能打动人心,激发公众共鸣的能量的公共艺术作品,在中国正面临缺失的危机。于是我会把公共艺术作为我探索的一个方向。其实每个人都有公共情结,爱国和亲情、友情、爱情一样,是一种隐藏于每个人内心的公共情绪,而唱国歌则是个人认同国家的最直接、最有力量的方式。
  经费是卖画钱 

    记者:有没有考虑搞公共艺术的商业价值在什么地方呢?例如这次的万人红装唱国歌? 

    舒勇:我们的活动都是没有钱赚的,不仅如此,活动前期很大一部分工作的经费,都是我从卖画的收入中拿出来的。我现在搞一段时期的活动,就会回去画几张画,然后又开始搞公共活动,还好我的画有人欣赏,如果我的画画得不好,估计也没办法做这个事情。因为,没有经济条件帮不了别人,也做不了什么事。 

    终极目标: 

    把唱国歌变成中国人内心日常仪式 

    记者:你这个“穿红装唱国歌”系列活动,会持续地搞下去吗? 

   舒勇:我并不追求数量和规模,我的终极目标,是希望能把唱国歌变成中国人发自内心的一种日常仪式,只有那样我才会把这个作品画上一个句号,否则,我会把“穿红装唱国歌”活动变成我生命中一直延续的作品。 

来源:www.artxun.com 我正计划把“穿红装唱国歌”活动搬到在深藏于深山老林中的只有一户人家的村落里去举办一次,虽然那户人家几乎与世隔绝,但是他们对国家的这种认同和共鸣,和我们生活在都市中的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样的。 

    记者:把唱国歌变成中国人发自内心的一种日常仪式,这个终极目标你觉得遥远吗? 

    舒勇:我原来觉得很遥远,但是这个活动持续做下来,反而觉得近了,记得我两年前到一个地方旅行,顺便带了100件红袍,旅游到一个景点时,我拿着红袍劝说路人能花10分钟的时间,和我一起穿红装唱国歌,但是大部分人都觉得我像是神经病,只有围观和哄笑的,最后只有十几个人加入,但合唱的时候这些人声音像蚊子。很多人唱到一半的时候,突然记不起歌词了,包括我在内。这让我很吃惊。 

    但是到今天我已经觉得这个终极目标越来越近了,你看这次万人唱国歌,很多人早上5时就起床,穿着红袍步行40分钟到现场,那种场面像是流动的红旗。还有不少人特地从昆明、丽江等地方赶来。就是为了能认真地在1万人的红色海洋中唱一次国歌。在现场1万人一起唱国歌时那种神圣肃穆的共鸣,都让我特别感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台湾陶艺家李茂宗陶雕个展在朱屺瞻艺术馆展出
下一篇:江西九旬老人收藏奇石3万余块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