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09日 10: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屈菡
丰子恺《漫画阿Q正传》 资料图片
华三川的《白毛女》资料图片
从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到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从顾炳鑫的《红岩》到华三川的《白毛女》,说起这些连环画,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因为这些“小人书”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但是现在,连环画除变成藏家的藏品外,在大众视野中几乎销声匿迹了;在世的连环画画家也都纷纷步入迟暮之年,难有新作。难道连环画真的要被时代淘汰吗?
前不久,北京画院与上海美术馆通力合作,将后者馆藏的贺友直连环画拿到北京举办画展,作为交流,北京画院收藏的《地球的红飘带》连环画作品赴沪交换展出。开幕式当天,80多岁高龄的贺友直签名售书,一本本带着墨香的再版连环画作品被很多老读者高兴地珍藏。这使得我们将目光投入连环画领域,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信息发达的当今时代,连环画如何生存发展?
由鼎盛转向平静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建设开始全面恢复,连环画也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期。“当时连环画在美术界的地位是相当高的。从1976年到1985年,连环画突然兴盛起来,画国画、油画甚至是搞雕塑的,都来画连环画,包括现在一些著名的画家比如范曾,当时都画过连环画。”连环画画家、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主任沈尧伊回忆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文学发展迅速,创作出很多短篇和中篇小说,如《人到中年》、《班主任》等关注社会的作品,连环画能和文学紧密结合,也因此得到了老百姓的关注。其次,其他的画种当时尚未进入市场,而画连环画不仅有发表的阵地,且还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