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7月08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7月7日电(记者苑坚)7日,在山东滕县保卫战中壮烈牺牲的邹绍孟烈士的儿子邹汝祥来到四川建川博物馆,捐赠了《滕县保卫战英烈名单》及家书复制件。
图为邹汝祥全家手捧家书,在建川博物馆藤县保卫战雕塑前合影。
这份《滕县保卫战英烈名单》是邹汝祥历时两年多,奔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绵阳市档案馆等文献机构收集到的,目前包括2000多份参加滕县保卫战的英烈的资料。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说:“1938年春,万里驰援鲁南的川军将士5000余人与滕县地方部队和鲁南人民在滕县守土御敌,全体军民拼死血战四天三夜,殉城战死,300余名重伤员不甘被俘受辱,拉响手榴弹与日寇同归于尽。滕县保卫战开启了抗战时期以身殉城的先河,写下了抗日战史极光辉的一页。所以,我们将把这些英烈的名单刻在‘川军抗战馆’滕县保卫战展厅墙面上。”
邹汝祥捐赠的家书是时任124师参谋长邹绍孟于1938年3月11日夜写给长子邹汝宁的,信中写道:“因我身属军人,刻在前线抗战,万一不幸以身殉职,完我军人天职,则今后捍卫国家与复兴中华民族责任端在汝辈,而是否能肩此重任,则视汝等幼时之修养造诣如何。”这封“训子家书”邮寄到达成都时加盖的邮戳日期为3月15日,几天后送到了乐山五通桥邹绍孟的岳父手里。而此时滕县城破,守城将士全部成仁的消息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邹汝祥说,1938年4月17日的成都《新新新闻》刊出了这封家书的全文,家书的影印件还登上了当时国内唯一的画报《良友》1938年第4期的扉页,由于家书原件在“文革”中焚毁,现存家书为老照片和高仿真复制件。1984年,民政部批准邹绍孟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