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09年7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徐文长一定是一个极天真的人,“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观照自然,向徐诗中寻;徐文长也一定是一个极狂疾的人,“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便是这样一个狂生奇人,让郑板桥刻一印云‘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让齐白石“恨能不生前三百年,为君磨墨理纸,不纳,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即使如我等升斗小民,但凡生活在江南一带,谁又不是伴随着他的二三逸闻趣事而长大的呢?他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啊! 徐渭字文清、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藤道人。山阴(今中国浙江绍兴)人。所居在绍兴城内,有著名的“青藤书房”等。明武宗正德拾六年(公历1521年)生于山阴巿观桥大乘庵东面的观庵内(既此刻绍兴巿青藤书房),殁于神宗万历二拾一年(1593年)。 在乡间传闻中,徐文长是一个恢偕高手,但是在历史上他是一个具备更新精神的艺术和文艺家和文学家。他善长笔法、绘图、诗文和戏剧,具有多方向的修为,后人对他的字画评定犹高。听闻著名钱币设计师陈坚要把“徐渭”搬上大铜章,不由为老先生捏了一把汗,尽管是设计大师,也有过成功设计一系列艺术家大铜章的经验,但要把这位生活在乡间里巷口耳相传的人物生动得“创造”出来,不易啊。 世人皆识徐文长,又有几人能够看懂癫狂背后的满腔悲愤与无限孤郁呢?观此章,起伏的底面与不规则的外型,恰似翻开了这座山阴才子让人可悲可叹可敬的奇异一生。 拥有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天文地理、兵书战策等方面的惊人天赋,却八次落榜,秀才终身,这对他来说是终生的伤痛也最终造就了他的狂逸品格。“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却最终因政治斗争被无情地抛弃,报国无门,长才无用,愤慨悲歌,忧愤于世,这样的你,如何不笑;杀妻入狱,持斧破头、利锥穿耳等方式,九次自杀,皆未遂,这样的你,如何不哭;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癫狂如此,却在笔墨肆意间,将中国的绘画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开创大写意时代,流芳百世,这样的你如何不笑;“山深熟石榴,以前便张口;深谷少人收,颗颗名株走。”寄情于物,诉尽英豪失路、托足无门的悲凉,这样的你,又如何不哭。观此章,不过90X60毫米的幅面,哭之笑之,这是文长的面孔还是他的人生?看到眼前的老人满脸的褶皱,一半哭得悲凉,一半笑得无奈,我在观赏这样一幅画面,心里涌起无限痛苦和惋惜。愤世嫉俗而沉郁癫狂,长歌当哭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跃然币上。且无聊笑哭漫流传吧,风云突变,人事逆转;一生清苦,命运多舛,岂一哭字了得,岂一笑字可喻?且哭且笑,哭笑不得,伤之痛之,痛彻心扉。 一管竹笔,写吧,画吧,逃进大写意的世界里吧....... 一副气象逼人的《墨葡萄图》是他震惊400年画坛的代表作,上眼一看便觉气势宏伟,笔墨滂沱。枝干、茎条、墨叶、葡萄跃然眼前,但一细看,又觉得似乎什么也不是,再一晃眼,又看到笔墨气韵灼灼逼人,枝干经脉豁然而出。那种气势,那种笔墨,却非凡人所能出的。欣赏着铜章上的这幅大写意画,确实使人感到有“指尖浩气响成雷”的气魄。这种气概不仅在当时无人可与伦比,就是后来数百年间,也罕有人可与比者。葡萄在藤蔓上兀自荒芜,“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哪是疏离班驳的葡萄呢?分明是两鬓斑白的他,寂寥惆怅的他,怀才不遇的他,笔笔都是苍茫,满卷布满嘲弄,皆是空茫,悠长到没有尽头。把玩着铜章,好似素绢在手,意境荒寂,萧疏凄清。墨点无多泪点多,一花一世界,于他是数十载人生的映照,于我若何? 千古万古于人看,徐氏一生,幼年失怙,屡试不第,颠沛流离,精神癫狂,妻离子散,身陷囹圄,潦倒终生。一人一生便遇一桩已是痛彻,但他却不断地承受,不断地痛苦,不断地抗争。对于人生的不公,他讥讽,他嘲笑,他大声地咒骂,他肆意地抒发,最终在艺术的世界中绽放出逼人的光华。 “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观此章,愿作青藤门下“走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