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多为清造办处"玉作"料器 富丽堂皇"金星料"(图)

[日期:2009-06-26]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杨羽 [字体: ]

2009年06月25日     来源:新民晚报   杨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即将在申城举行的一场春拍中,一件金星料夔纹“斋戒”牌格外引人注目。与一般料器不同,这件“金星料”闪闪发光、灿若星辰,更显雍容华贵,这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有着很大的关系。

    料器又称“玻璃器”,是中国明清两代普遍使用的工艺品制作材料。与一般料器通过吹制工艺不同,金星料需先烧成块状,再雕琢成器。金星料,亦称金星玻璃或温都里那石,因在深茶色或红褐色玻璃体内有点点金星闪烁而得名。此项工艺是利用一些特定的低熔点金属加入玻璃中,在冷却时析出而制成的。雕刻时一般以镂雕、圆雕为主,多以写实风格作器物造型,题材丰富多样。其特点是金光闪闪,富丽堂皇,具有浓重的宫廷色彩和皇家气息。据史料记载,金星玻璃于乾隆六年烧成,但由于其所产极少,多为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烧造,仅供皇室御用。此工艺于乾隆后失传,故民间金星料制品流传殊为有限。从清代的档案记载,当时的价钱就相当惊人,寻常百姓甚至一般官员可能都用不起。

    大部分金星玻璃器都是在造办处内的“玉作”用砣玉的方法制作完成的,多制成文房用品和陈设品,前者如笔筒、笔架、墨床等,后者如花插、尊、瓶等。即使对于破碎的金星玻璃器也酌加处理,而不轻易扔掉。在2008年京城的春拍中,有一件金星料海棠式菊花活环洗,其造型采用海棠式,敞口、折沿,器内外光素无纹,并有菊花活环。第一眼看上去,其并不像是料器,更像是玉器或者是紫砂器,最终的成交价为168万元(上图)。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金星料”的成交价十分悬殊,像今年春拍中的一件清代金星料“万事如意”洗,成交价只有17920元。

    除了器形大小的影响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投资者往往会参考故宫博物院中是否会有相同的器形。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红色收藏:火花折射党光辉历程 党旗高扬方寸中
下一篇:徽章的故事: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徽章大集结[组图]2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