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徽章的故事: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徽章大集结[组图]

[日期:2009-06-24] 来源:  作者: [字体: ]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徽章的故事

  徽章的功能不外乎奖掖、纪念和证明三大项,但徽章又反映特定的历史,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徽章的故事》一书的作者从自己收藏的三千多枚徽章中精心选择了数百枚,向人们讲述了自清末到新中国初期的一个个历史故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航空救国”纪念章

  “航空救国”纪念章与中国飞行第一人

  将孙中山“航空救国”的号召首先付诸实施的,当数“中国飞行第一人”冯如。

  冯如1883年生于广东,12岁时,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生。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制造飞机。1906年,他在华侨中集资创办飞机制造公司。1909年,冯如新制造的一架飞机试飞只飞了几丈高就坠地,幸好自己没有受伤。他抱定“飞机不成,誓不返国”的决心,最终成功研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并在1910年国际飞行比赛中获第一名。

  1911年2月,冯如拒绝美国多方的重金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任广东革命政府飞机队队长。1912年8月25日,为宣传孙中山“航空救国”主张,他亲自驾驶飞机在广州郊区燕塘操场上空做飞行表演。在盘旋一周准备返航时,由于转弯过急,飞机突然失速下坠,冯如随飞机坠落地面不幸遇难,年仅29岁。民国时期,各地颁发了大量以“航空救国”为主题的纪念章。

  黄埔军校徽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黄埔军校徽章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于1924年5月创办的军事学校。该校初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岛的原海军学校,曾称“黄埔军校”、“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和“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1928年3月该校迁至南京,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11月,该校迁至成都,并根据抗战需要在洛阳等地设9处分校。1946年初,学校最后定名为“陆军军官学校”。国民党从大陆败退时,陆军军官学校的最后一期学生——第二十三期随胡宗南去西昌一带固守,除少数投诚、被俘外,大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消灭,至此黄埔军校完结。

两枚伪满洲国徽章与一个傀儡政权的出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伪满洲国徽章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控制了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实权,推行划小省份、分而治之的策略。1934年10月1日,将热河省在内的原东北四省划为10个省,12月又将原兴安省划分为东、南、西、北四省,全境总计14个省。此外还设有新京、哈尔滨两个特别市和东省特别区。到1941年,增改为19省1市。同时,采取“内部统辖”手段,在伪皇帝身边设“御用挂”,指导和监视溥仪行动;任命日本人担任伪国务院总务厅长官,控制伪国务院的一切活动;推行“次长制”,任用日本人担任各部副职,掌握实权。以上机构官员均受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控制。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8日,溥仪颁发《退位诏书》,伪满洲国结束。本文所附的两枚徽章,见证了伪满洲国的两次“建国”,它们分别是颁授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时“建国”有功人员和1934年参加伪满洲国“皇帝”登基大典有功人员的。

蒋介石西安蒙难纪念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蒋介石西安蒙难纪念章

  这枚造型别致的纪念章是“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于1937年3月颁发的。纪念的中心图案是临潼箭楼。它是西安事变的重要证物。

西南联大校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西南联大校徽

  这枚简单质朴的证章是抗战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徽。该校徽使用了倒三角型这一民国校徽常用的造型,却将章面分成面积相等又紧密连在一起的三个部分,分别代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构思十分巧妙。开国大典纪念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开国大典纪念章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文所附的徽章定格了这一辉煌时刻。

  一枚反映“五反”运动的纪念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五反"运动的纪念章

  “五反”运动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这枚“五反”战斗纪念章反映的就是这段史实。

以毕加索作品为图案的赴朝慰问团纪念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赴朝慰问团纪念章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共组织过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群众代表组成,分赴朝鲜各地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第三届慰问团赴朝慰问时,向每名志愿军战士颁赠了“和平万岁”纪念章。这种纪念章分大小两种,整个章面设计成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而这只和平鸽的原作出自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之手。

  20世纪50年代,毕加索为“世界和平运动”绘制和设计的徽章,被授予斯大林奖。他先后为世界和平大会画了三次和平鸽。第一幅是1949年4月为第一届拥护世界和平大会而作。第二幅作于1950年9月。第三幅就是“和平万岁”纪念章上的这只和平鸽,是为1952年12月12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专门创作的。

见证“除四害”活动的奖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除四害"活动奖章

  “除四害”是1958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传播疾病、糟踏粮食的小动物中以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为最,时称“四害”,它们的危害引起了当时国家最高领导层的关注。1955年12月,毛泽东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一文中提出:“除四害,即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老鼠(及其他害兽),麻雀(及其他害鸟,但乌鸦是否宜于消灭,尚待研究),苍蝇,蚊子。”

  1958年是全国向四害和疾病大进军的第一年。各基层单位每星期、各大单位每月检查评比一次,年终大检查评比一次。在除四害的运动中,北京市的“剿雀战”惊心动魄:专门成立了以副市长王昆仑为总指挥的“首都围剿麻雀总指挥部”;开始剿捕前,先后派出摩托车30辆四处侦察,在830个投药区撒上毒饵,二百多个射击区埋伏了神枪手,并制定了轰、毒、打、掏的综合战术。最壮观的一幕是4月19日至21日突击三天歼灭麻雀的举动。19日凌晨5时,刘少奇亲临督导,在全市870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300万群众一起动手,三天时间共捕灭麻雀401160只。

  1960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中说:“再有一事,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麻雀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国民才在保护麻雀以防生物链缺损、维护生态平衡上形成共识。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首款上海世博会纯金银仿印邮票产品上市(图)
下一篇:清朝邹氏重修家谱:湖南现存最早的木活字本家谱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