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清提督后人捐赠文物 清提督镏金甲胄重80斤(图)

[日期:2009-06-04]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顺美 [字体: ]

2009年06月03日     来源:广州日报   张顺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邓圻同展示清朝成亲王为邓华熙题写的对联。

 

    清代提督邓华熙后人邓氏一家 向广州博物馆捐赠1400件文物

    母亲提议捐镏金甲胄

    家庭会议捐出传家宝

    清代名人书信辑成册 

    清代提督邓华熙的镏金二品甲胄原是装在一个红漆大木箱之中,清代名人手札书信堪比书法艺术珍品……“纪念广州博物馆建馆80周年捐献文物特展”在镇海楼举行,这180多件展品均为知名人士、热心市民捐赠。据统计,其中邓华熙后人在过去近半世纪共向广州博物馆无偿捐赠文物1400件(套)。

    日前,邓华熙之孙邓圻同向记者讲述部分“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

    由于邓华熙曾任清朝山西、安徽、贵州巡抚,封赐太子少保,过去,邓家有如一个藏宝阁。“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经摸过祖父的镏金甲胄。”今年82岁的邓圻同告诉记者,这套将军“战袍”包括上衣、下摆、护帽、护心镜、护腋、护肩、虎头蔽膝等,共18个组件,重80多斤。听母亲讲述,祖父60多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阅兵仪式时,穿过一次这套“巨无霸”甲胄,因为祖父是文官,身体瘦弱,需要士兵托着上马,还要在背后扶着才能完成整个阅兵仪式。 

    邓老说,这件甲胄一直保存在一个红漆大木箱之中,箱子正面有凸出一块,正是帽子的位置。1956年,母亲首次提出,经过战乱,家中还保存了一批文物,何不捐献国家?后来邓又同为母亲完成了这一心愿。连同捐出的还有那个量身定做的红漆大木箱。“看到甲胄得以展出,我们一家人都很感动。”

    据统计,从1956年~1998年,邓家先后四次向广州博物馆捐赠文物1400多件(套)。

    在历次捐赠过程中,有一段小插曲。邓圻同说,“邓家位于广州多宝路的祖居文物在“文革”期间失落。1985年拨乱反正后,广州有关部门让失主认领文物。幸运的是,大哥收藏的东西,多盖有收藏图章,收藏的清代书信、名人字画中亦多写有邓华熙的上款。”“大哥、我和妹妹淑荃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决定仿效母亲,把文物全部献给国家。此义举再次得到政府嘉奖。”这些文物文献包括邓华熙殿试试卷、清代嘉庆年间手绘长约三米的《大清万年统一天下全图》、梁鼎芬痛骂袁世凯信札、光绪帝三巡万寿赐给邓华熙的金绘纨扇等。

    邓圻同说,母亲去世后,大哥邓又同代表邓家把家中数百件清代名人手札书信全部捐赠给广州博物馆,为此,广博2003年出版了《邓又同捐赠近代广东名人手札书信翰选》,把部分文献辑成册。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遭史学家质疑 媲美维纳斯的埃及王后雕像或是假货
下一篇:祖辈旧衣裳珍藏可变"宝" 贵族奢华服饰价值不菲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