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西安博物院办清玻璃器展 乾隆御用珍品首次面世

[日期:2009-05-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字体: ]

2009年05月18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月17日,西安博物院举办《清代玻璃器展》,共展出170余件清代玻璃器,多为海外回流文物。图为游客在欣赏精美展品。作者:冽玮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为各色工艺制作的精美花瓶。 作者:冽玮

 

    中新网西安5月17日电(记者冽玮)为纪念第33个“国际博物馆日”,坐落于唐代小雁塔脚下的西安博物院17日起举办《清代玻璃器展》,共展出170余件清代玻璃器,其中以乾隆御用黄色游龙纹御制诗文长颈瓶等文物最为珍贵。

    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制造玻璃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清代是中国玻璃器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工艺技术高超。尤其是康、雍、乾三朝时期,涌现了大批的玻璃艺术精品,器型有创新,开始兼采玉器、瓷器等各类工艺品的优秀造型。而代表清代玻璃制作工艺最高水平的是宫廷造玻璃,即造办处玻璃厂为皇家制作的各种玻璃器皿。

    据西安博物院副院长孔正一介绍,本次展览陈列了170余件清代玻璃器,大多为海外回流文物,系文德至真堂吴俊红先生重金从海外购回。古代玻璃器在西北地区很少发现,本地博物馆也很少组织类似的专题展,相信将会给观众带来一次高品位的艺术享受。

    记者在现场看到,所展出的藏品多为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炉、壶、钵、碗、瓶、杯、鼻烟壶等,呈现出色泽艳丽、晶莹剔透的效果。鹅黄的小碗、翠绿的熏炉、五彩的花瓶、碧蓝的盖碗茶杯,精美绝伦。清代玻璃器中流行的套料、金星玻璃、搅料、磨花等工艺,在这些御制玻璃器皿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以磨花工艺的乾隆黄地咖啡色玻璃水丞、金星玻璃观音座像、乾隆御用黄色游龙纹御制诗文长颈瓶等文物最为珍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雍乾时期 广州象牙大师御供极品亮相春拍
下一篇:天然水晶升值空间依然不小 3类水晶值得收藏(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