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售价偏高的青函隧道邮票

[日期:2009-05-16] 来源:中国铁道网  作者: [字体: ]

中国铁路网 2009-05-16 12:04:59 
信息来源:中国铁路行业第一网站 - 中国铁道网

  核心提示:大约20年前,我身穿路服在北京月坛邮市购得一枚邮票(如图),是1988年日本为纪念青函海峡隧道正式开通而发行的。画面为隧道的地理位置图和电力机车,并无其他特别之处,可售价却比同类邮票贵4倍。邮商解释说,近日,很多铁路专题的


大约20年前,我身穿路服在北京月坛邮市购得一枚邮票(如图),是1988年日本为纪念青函海峡隧道正式开通而发行的。画面为隧道的地理位置图和电力机车,并无其他特别之处,可售价却比同类邮票贵4倍。邮商解释说,近日,很多铁路专题的集邮者专门寻觅它,故要价高一些。

出于好奇,后来我查阅了不少有关青函隧道的资料。该隧道南起日本本州岛的青森,北至北海道的函馆,因此称青函隧道。它全长53.85公里,是当年世界上最长的隧道。其中海底部分23.3公里,最深处位于海平面以下240米,工程空前艰巨。早在1946年,日本就对它进行了地质勘探、论证等前期准备工作。1964年5月动工建设,1985年3月基本完工,1988年3月13日才正式投入运营。从此新干线的列车穿越海峡而过,结束了两岛间长达80年的火车轮渡史。

日本在青函隧道的20多年建设中,研发出了一整套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如地质音波探查法、深海岩石的采集、水平钻探法、海底工程防震等等,共取得21项专利,先后荣获美国土木学会的洛伦佐奖、意大利的哥伦布奖,为世人瞩目。

20世纪80年代,正值我国当时最长的隧道———衡广铁路大瑶山双线隧道的建设时期,中日双方在隧道工程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技术交流。如:1981年,铁道部邀请竹内雄三等日本隧道专家,前来大瑶山隧道实地考察;1983年,铁道科技电影制片厂译制了日方提供的《青函隧道水平超前钻探》;截至1988年,我国曾多次派铁道科研、设计、施工专家赴青函隧道工地考察参观,总人数达433名。非常巧合的是,大瑶山隧道也于1988年与青函隧道同年开通运营。

也许正是青函隧道承载着中日两国铁道工程人员的技术交流和友好往来,才令铁路集邮迷对这枚邮票情有独钟,致使它的售价偏高吧。
(李国明 文并供图)

信息来源:中国铁路行业第一网站 - 中国铁道网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邮票的“牙齿”—齿孔
下一篇:市场刮起“张大千热” 成为09春拍一大热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