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大英博物馆:展人类艺术与文明 用来逛的圣殿图

[日期:2009-05-16]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字体: ]

2009年05月16日       来源:北京日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大英博物馆

    每次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都是必去的。不是有什特别的参观需求,而是一种习惯,就像每到一个城市,都必定会去自己最喜欢的那条街道上逛一逛。如此说法并无任何不敬之处,事实上,大英博物馆是个非常容易激起人敬畏之心的圣殿。

    这座成立于1753年的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正门高大的柱廊和装饰着浮雕的山墙屋顶,让人一望便联想起古希腊的神庙,庄严、肃穆,绽放着古典的威仪。这是19世纪欧洲古典复兴风格的代表,寄托了现代文明对那个人神对话的久远年代的憧憬与神往。

    正门的两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罗马式圆柱,每根圆柱上端是一个三角顶,上面刻着一幅巨大的浮雕。除了建筑本身的气魄雄伟,馆内规模也颇为可观:100多个陈列室,面积六七万平方米,藏品数量号称600多万件,尤以古希腊、古埃及和古代东方艺术品闻名。站在希腊馆里,迎面墙上庄严地雕刻着捐赠这些藏品的收藏家的名字。宽大的空间制造出极好的沟通效果,随时可以在一处雕塑前坐下来,和冥冥中的先贤对话。

    第一次走进这座博物馆时,我16岁,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在中国馆的玉器展厅里,一位外国女人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我:“你是中国人?这都是你们创造的?真奇妙!”年少气盛的我毫不客气地告诉她:“是的!”那是我年少的心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民族自豪感。

    不久前,大卫基金会珍藏的中国瓷器也入驻这里,不知又有多少以自己民族艺术品为自豪的华人,要规划自己的朝圣之旅。

    在这里彰显的文明又何止中国,这里堪称整个人类艺术与文明的圣殿:罗塞达石碑、帕特农神庙雕塑、波特兰花瓶、《女史箴图》……随便哪一件都值得人们不远万里去顶礼膜拜。谁要敢吹嘘说一天逛完了大英博物馆,那将会像吹嘘一周走完了欧洲八国一样遭人鄙视——这座圣殿不是用来参观的,而是用来逛的,不是来做观光游的,而是要做度假游的。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史上最牛漆瓶:600多层漆面 欲拍上千万
下一篇:邮票上的陕西:为"花木兰"寻根 诉说"三国"英雄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