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济南发现明代战车 收藏者称:花近2万元买来(图)

[日期:2009-05-15]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作者:郭学军 [字体: ]

2009年05月14日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郭学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辆战车是郭先生花了近2万元买来的,郭先生说,现在就是给他一辆"宝马"也不换。(郭学军摄)


    记者日前到章丘采访,路过经十东路南侧一家叫靠山屯民俗园的地方,意外见到了一辆造型别致的四轮木马车。收藏者说,他当时是出于好奇才买下的,没想到,经过收藏行家和民俗专家鉴定,这竟是一辆罕见的明代战车,令他喜出望外。

    ■相关链接

    战车在明朝重新焕发活力

    战车鼎盛于春秋战国时期,衰落也是在这个年代。到了明朝,战车又开始被用于运输。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付来去迅猛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二是适应大量使用火器的需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战车在明朝又重新焕发了活力。据《续文献考·兵策》记载,正统至万历年间,先后制造了小火车、独轮车、全胜车、战车、军队小车等。仅仅在天顺六年就建造兵车1220辆。

    胶州曾发现明代战车

    2004年12月18日,半岛都市报曾发表一篇《快看我的战车:“我收藏的宝贝可多了!”》的文章,文中记述,胶州市杜家村姜大爷在其恒昌河文物庄园里给大家介绍他的个人博物馆,其中就有一辆明朝的木头战车。

    1

    “老车”迷连跑四趟说服原车主  花了近2万元淘来四轮马车

    这辆马车车身长约四五米,宽约一米半,有四个直径约1米多的车轮。马车周身布满了铁钉,在车辕和车厢主要承重位置,还附加了铁板进行加固,看上去整个马车很是结实牢固,像个“铁甲车”。

    “这辆马车是2007年我在章丘和淄博交界处的一个村子里收来的。”民俗园的郭建河经理告诉记者,他比较喜欢收藏老车子。开始时,只收藏到一些残破的车轮。2007年的一天,有人告诉他这个村里有一辆四轮马车,由于以前没见到过,他感到很好奇,就跑过去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打听到姓赵的车主家,并见到了保存基本完好的四轮马车。但车子属于赵家上了年纪的几个兄弟共有。

    “当时,我提出购买,他们几个兄弟意见不一致,有的愿意卖,有的不愿意。”郭建河说,由于感觉四轮车稀罕,他就挨个做赵家兄弟的工作,连续去了四趟,好说歹说,最后花了近两万元才把这辆车淘到手。马车拉回来后,他就把这辆车和以前收集的车轮子放在一起,搞了个民俗园,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看到它。

    2

    北京游客慧眼识珠想购买  原来这是辆"宝马也不换"的古董

    “我买这辆车时,并不知道这辆马车的具体生产年代,因为赵氏兄弟也不知道,只说该车在他们家几辈子了,更不知道它的真实身份。有一段时间,我还感觉花近两万元的价钱太亏了!”郭先生说,一直到后来,一名从北京来章丘旅游的游客来到他这里,想出高价把这辆车买走,他才知道这辆车的真正价值。随后,他找来一些收藏界的行家看,都说这是一辆明代战车,这让他兴奋了好几天。“现在就是给我一辆宝马轿车,我也不会去换这辆四轮战车了。”郭先生说,他打算把这辆战车一直保留下去,当做民俗园的镇园之宝。

    山东省民俗学会理事张继平先生看过这辆车后说,在清代以后,打仗已经很少用这样的战车了,根据车辆的结构特征等相关情况,他也认为该车可能是一辆明代战车。张继平先生说,这样的古代四轮战车如今比较罕见,很有收藏价值。对它进行深入研究,能了解古代的政治军事、科学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对继承与弘扬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能产生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民间收藏家赠送 珍贵唐卡"现身"大芬油画村(图)
下一篇:故宫金银器特展 皇帝洗脚盆三峡博物馆亮相(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