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文革”后期设计、审批、发行的J票

[日期:2006-09-08]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李厚禄 [字体: ]

  “文革”后期设计、审批了11套“J”字头纪念邮票(J.1至J.11 ),其中前10套在“文革”期间发行,后1套在“文革”结束(1976年10月16日)之后发行。这11套J票的发行顺序与套号顺序完全同步,表明“文革”后期纪念邮票的发行工作比较正常。1974年至1976年三年仅发行了11套纪念邮票,套数偏少;同期发行的T票达17套。合作设计的邮票多,11套邮票中就有7套邮票是由多人合作设计的,其中3枚一套的J.5由4人设计,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中了仅J.6和J.8邮票分别标出每枚邮票的设计者,其它合作设计的邮票无法知道谁设计了哪枚邮票。11套47枚邮票,除J.6的第7图邮票面值35分,其余都是8分面值;除J.11的第1图邮票为影雕版,其余都是影写版。

  响应万国邮政联盟的要求发行J.1邮票。1974年是万国邮联成立100周年,邮联要求各成员国在1974年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外交部、交通部(当时管辖邮政工作)于1973年3月17日,向国务院请示参加“邮联”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的报告中,提出发行纪念邮票的意见。经国务院和中央政治局各领导圈阅同意,即开始设计工作。按邮联的要求,我国设计的每枚邮票图案中均有“邮联盟徽”和“万国邮政联盟”及“1874-1974”字样。当时万国邮联要求各国发行2枚或4枚邮票,但不知什么原因J.1全套为3枚邮票。

  特殊原因形成的系列邮票J.2和J.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系列邮票共2组,即1974年10月1日同时发行的J.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第一组)》和J.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第二组)》。据《中国邮票史》(第八卷)介绍,为庆祝国庆25周年,原计划发行1套邮票,全套1枚,以中共“九大”提出的“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的口号为图名,邮票图案是各民族人物的形象。在邮票“要充分反映工农兵”的年代,这枚邮票却没有工农兵的形象,于是又决定发行第二组邮票,全套3枚,分别以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为图案,图名分别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神圣领土不容侵犯”。

  大套票J.8。1975年是我国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邮票发行局根据国家计委的意见,组成设计小组着手设计《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纪念邮票,设计人员用4个月时间分4路,到6省、3市的50多个工厂、矿区、农村、铁路、海港、油田、牧区等基层单位体验生活、搜集资料,于当年10月完成邮票设计。全套邮票16枚,全面反映了工业、农业、交通、科研、文教、卫生各方面的成就,是“文革”以来非常难得的经济建设成就题材的大套票。由于枚数较多,全套邮票分3次发行。

  与“纪票特发”相类似的J.10。邮电部在毛泽东畅游长江十周年之际,发行了J.10《到大江大海去锻炼》邮票。这套邮票的选题并不具有纪念性,从选题看与T.17《在广阔的天地里》、T.21《从小锻炼为革命》等特种邮票的选题类似,《到大江大海去锻炼》邮票也应属于特种邮票。

  “文革”结束后发行的首套邮票J.11。1976年是鲁迅逝世40周年,国家安排了许多纪念活动,包括发行纪念邮票。“文革”结束3天后,在鲁迅逝世40周年纪念日发行的J.11以《纪念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为票名,全套3枚邮票分别是“鲁迅浮雕像”、“永不休战”、“学习鲁迅的革命精神”,邮票的发行紧密配合了“文革”结束前夕的政治形势。




阅读:
录入:yc007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两种版别分期发行的民国《教师节》邮票
下一篇:谁是第一枚圆形邮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