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红楼翠竹别样情(贾关法)

[日期:2009-05-10] 来源:中国集币在线  作者:贾关法 [字体: ]
作者:贾关法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09年5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在中国文化史上,竹子有其独特的地位,四季青翠,经霜不凋,坚韧挺拔,婀娜多姿,作为观赏植物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之句。 

我国是一个竹的王国,竹的品种多达四百余种,从城市到乡村,从庭院到山野,几乎随处可见。而文学艺术中那些拟人之竹,更是丰富多釆,尽展风姿。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两枝不同寻常的翠竹,引出一个别有情趣的话题。

第一枝竹是史湘云。2003年发行的彩银币“湘云游园”,描绘湘云游大观园时娇艳风流、天真烂漫的情态。那一天,因为天热,她脱了外头的衣裳,着粉红衣裙,系深色飘带,如鲜花迎风招展;手里还拿着一把纨扇,更显潇洒自在。在她身旁的假山背后,伸出了几竿青竹,遒逸挺拔,英姿勃发。

据《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得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所述,湘云一边观景,一边与丫环翠缕笑论“阴阳”;还在蔷薇架下,发现了宝玉遗失的一件金麒麟。因为自己身上也有一个金麒麟,这位从小与宝玉青梅竹马的少女,心中不禁一动,似有所感。

湘云为贾母的侄女,虽出身名门,却从小父母双亡,靠叔父抚养。得贾母垂怜,常将她接到大观园小住。在“十二金钗”中,湘云是最大胆、最活跃的姑娘,平时更爱穿别人的衣服,曾因穿了宝玉的袍子和靴子,把老太太哄得只是叫“宝玉”。真是: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

湘云心胸豁达,直言快语,为人真诚,做事利落,令众姐妹乃至贾母亦不得不为之感服。她敢于尽兴喝酒,忘情玩乐,不为礼法所拘。《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写道:“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搀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囔囔说:‘泉香酒冽,……醉扶归,——宜会亲友。’……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红楼梦》创造了无数美丽的瞬间,这“湘云醉卧”,是最精彩的一笔。   

湘云还是一位才女,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众姐妹无不叹服。咏菊花,她一人独写对菊、供菊、菊影三首;芦雪亭即景联句,更是豪情满怀,诗性大发,出尽风头。这位枕霞旧友的高雅气质、正直秉性、飒爽英姿,不正是竹的化身吗?

那么,第二枝竹是谁呢?请听笔者慢慢道来——

在2000年发行的“迎春吟诗”彩银币上,可见那是一处绿竹掩映、环境幽雅的居所。难道这第二枝竹,便是缀锦楼主贾迎春了?

迎春是贾府的“二小姐”,然系“庶出”(贾赦之妾所生),地位不高。加之性格温顺,处事谨慎,寡言少语,委曲求全,故有“二木头”的诨名。后来又因其父欠下巨债,将她误嫁“中山狼”,“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十分令人同情。迎春虽也参加“海棠诗社”,又得了个“菱洲”的别号,但才华不及众姐妹。吟白海棠,因“本性懒于诗词”,当了个“限韵”的角色。在《红楼梦》一书中,她的全部诗作,仅是题咏大观园的《题旷性怡情》和灯谜诗《算盘》。有人认为,在“迎春吟诗”彩银币上,“只见她扶栏而立,面对着桌案上的文房四宝与稿纸,正歪头蹙眉,冥思苦想仍未得呢。”其实这恐怕只是赏析者的想象,原著并无这一情节。相比之下,倒是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红楼梦》邮票“迎春诵经”,比较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具有典型意义。因为在贾府这个尔虞我诈的环境中,迎春能平心静气地去读《太上感应经》,也算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由此看来,“迎春吟诗”彩银币的选题似有牵强之嫌;而图案上的竹子,与主题亦无多大联系,仅是点缀而已。在大观园中,只有林黛玉的潇湘馆,才会有如此幽雅的环境:“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连黛玉自己也曾笑说;“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

潇湘馆原名凤来仪,贾宝玉曾题过诗和对联。其诗云: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分碎影,好梦正初长。

其联曰:“宝鼎茶闲烟尚绿,幽帘棋罢指犬凉”。联中并无一个“竹”字,却有曲尽竹趣之妙。
不过,潇湘馆之竹,是一种斑竹,又名泪竹或湘妃竹。传说四千多年前,舜帝为征伐蚩尤,逝于江南,他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瑛,千里寻夫,至湖南九嶷山,扶竹痛哭,“以涕泪挥,竹尽斑&rdqu

o;。林黛玉写过一首题帕诗: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难怪这个多情、善感、爱哭的女孩,得了一个“潇湘妃子”的别号。

竹是黛玉清丽挺秀形象的象征,也寓意其孤傲坚贞、目下无尘的品性,同时又隐喻宝、黛的爱情悲剧。所以,这第二枝竹非林黛玉莫属。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民俗钱币收藏摒弃偏见 价值不断攀升
下一篇:出土器物溢奢华 "宫样"金银首饰领大明时代风骚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