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年我国古代许多王朝都曾滥发虚面值大钱,希望用钱币减重和使用廉价金属来降低货币生产成本,适应货币价值的缩水,从而获得成倍、几十乃至几百倍的利益,以挽救他们的经济危机。然而这种做法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相反还引发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社会动荡不安。
其中尤以咸丰大钱著名。清朝自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朝,总体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可是到了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的衰败就逐渐地显现出来了。特别是到了清文宗咸丰即位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局势变得更糟,开始是太平天国起兵造反,接着又是捻军、小刀会起义,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又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这种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一方面镇压农民起义需要经费,另一方面向外国赔款也要大笔的钱。雪上加霜的是,云南铜产因战争关系阻隔不能北运,正如鲍康在《大钱图录》中所说:“咸丰三年,军务日滋,滇铜不能继。”在这种经济困窘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清政府只好采用铸造大钱的办法,以解燃眉之急,别无其他良方。于是乎决定大量铸行虚面值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等大钱。其中最厉害的是当千大钱,当时户部规定咸丰当千大钱重一两,折合74克,也就是说1000个一文钱重3700克,可以铸造50个当千大钱,省工省料,可以使政府从中获取很大利益,但吃亏的是广大老百姓,从而引发对货币信用危机更是与日俱增。
尽管咸丰时期铸行大钱出现了严重的后果,但也不可否认其在钱币发展史和泉藏领域中的独特地位,例如版别较多、铸局较多、出谱品较多、字体复杂且有的非常精美、一般铸造工艺都较精细等。(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作者:宋康年
其中尤以咸丰大钱著名。清朝自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朝,总体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可是到了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的衰败就逐渐地显现出来了。特别是到了清文宗咸丰即位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局势变得更糟,开始是太平天国起兵造反,接着又是捻军、小刀会起义,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又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处于这种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一方面镇压农民起义需要经费,另一方面向外国赔款也要大笔的钱。雪上加霜的是,云南铜产因战争关系阻隔不能北运,正如鲍康在《大钱图录》中所说:“咸丰三年,军务日滋,滇铜不能继。”在这种经济困窘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清政府只好采用铸造大钱的办法,以解燃眉之急,别无其他良方。于是乎决定大量铸行虚面值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等大钱。其中最厉害的是当千大钱,当时户部规定咸丰当千大钱重一两,折合74克,也就是说1000个一文钱重3700克,可以铸造50个当千大钱,省工省料,可以使政府从中获取很大利益,但吃亏的是广大老百姓,从而引发对货币信用危机更是与日俱增。
尽管咸丰时期铸行大钱出现了严重的后果,但也不可否认其在钱币发展史和泉藏领域中的独特地位,例如版别较多、铸局较多、出谱品较多、字体复杂且有的非常精美、一般铸造工艺都较精细等。(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作者:宋康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