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釉下五彩瓷:中国"环保瓷"鼻祖 需经百道工序(图)

[日期:2009-05-06]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赵琳琳 [字体: ]

2009年05月06日   来源:广州日报   赵琳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邓小平送给希拉克的挂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葡萄秋色

 

    完全用纯手工制作的釉下五彩瓷器,是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造,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由湖南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历史的釉光——醴陵釉下五彩瓷珍品展》日前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这是首博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的一份文化贺礼。

    “环保瓷”入选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湖南醴陵瓷素有“中国陶瓷花炮历史名城”的美誉。清代末年,为了降低日用瓷中的铅毒,醴陵市独创了清雅、素洁的釉下五彩瓷。醴陵的釉下五彩还采用了“三烧”的制瓷办法,其成品耐磨损,耐酸碱,不褪色,不含铅镉等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这不但是工艺革新的划时代创举,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环保意识的起源。新中国成立后,釉下五彩瓷获得“国瓷”美誉。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手工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专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醴陵釉下瓷”传承人陈扬龙:

    从选料到成品

    要经过100多道工序

    广州日报:能否简单介绍一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工艺流程及特点?

    陈扬龙:现在,很多手工艺品在现代化、机械化的冲击下,都实行了流水线作业,但是,醴陵釉下五彩瓷始终保持了手工制作的特点。在从选择原料到制成瓷胚烧制的过程中,要经过100多道工序。烧制后其观感不同一般,可以散发出如同玉一样晶莹、润泽的感觉,这也是釉下五彩的特色。

    广州日报:能否介绍一下“三烧”的简单流程?

    陈扬龙:经过了“三烧”才能有釉下多姿多彩的特性。醴陵釉下瓷采取的是很高的细瓷生产工艺,第一次,用800℃到900℃的温度把泥坯烧成素坯,然后用陶瓷颜料在素色坯上作画。画完以后再上釉,所以它才被称为釉下。然后再放进窑中,用1380℃到1400℃的高温进行第二次烧制,出窑后再对它进行校形、洁面,然后再次入窑用高温炼出。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的"国石":藏"玉"风起"和田玉"首当其冲(图)
下一篇:清民时期老银元:又现牛市行情 涨幅已达30%(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