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德化窑雕塑鼎力之作——何朝宗瓷雕渡海达摩赏析

[日期:2009-05-05] 来源:中国收藏网  作者: [字体: ]

来源:中国收藏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福建德化窑雕塑,以其着意刻画塑像的内涵而著称。在德化的雕像中,被人熟知的是这尊带有何朝宗背款的渡海达摩立像(见图)。

  达摩又称普提达摩,传谓南朝梁时的高僧,天竺人,本名菩提多罗,于梁普通元年入华,武帝迎至金陵。后渡江往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化。达摩提倡断绝一切想念杂思以求悟得佛理,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初祖。此尊塑像通高42厘米,达摩秃头长耳,双眉紧锁,双目有神,脸部流露出缄默沉思的表情。达摩身着通肩袈裟,袒胸,袖手合拱于胸腹间,赤足立于汹涌波涛之中,宛如乘风破浪飘洋过海。

  立像胎体厚重,洁白坚实,外表施白釉,釉面纯净莹润,呈象牙白色;内壁半釉,座底露胎,胎内坚细,背部钤方形阴文篆书“何朝宗印”四字印。作者以其精湛娴熟的雕塑才华,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容貌威严、身材伟岸、风度轩昂的圣僧形象。

  据查证,何朝宗的祖籍在江西省临川县廿二都,后移居南城县十六都四脚桥。其先祖何昆源,号德举,明洪武二年(1369)任江西建昌府卫军,七年调泉州右卫所任右营旗官,十七年奉命拔军到德化县隆泰社厚苏村屯垦,并定居开基该地。其子世祥,孙尚志皆习文,先后出任莆田县儒学训导和古田县儒学教谕。何朝宗生性聪慧勤敏,自幼随父学艺,为各地宫庙寺院雕塑修饰佛像;青年时代,何朝宗已是一位远近知名的佛像雕塑艺术巧匠。他所塑的各种神仙佛像,如福建省永春县熙里乡古德院高二米多的普陀观音;德化县程田寺的善才、下尾宫的大使、乐岳庙的小鬼等,无不表现其各自独特的个性,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这些佛像有的保留至清末和民国时代,永春县古德院的普陀观音一直保存到六十年代。素有“东方艺术”之盛誉而闻名的何朝宗作品,现珍藏在世上的已很稀少,因此这尊渡海达摩立像倍觉珍贵,收藏单位视若拱璧,列为国家一级品予以珍藏。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赏清代棒槌瓷瓶 再现清康熙年间的"工作餐"(图)
下一篇:表象伪装经不住推敲 10万元玉马原是臆造品(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