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宁波民间收藏家 要用熨斗证明宁波历史文化(图)

[日期:2009-05-03]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李军 [字体: ]

2009年05月02日  来源:都市快报   李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明代精雕熨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间那个是烟囱熨斗


    宁波不仅是著名的红帮裁缝发源地,还有可能是熨斗种类最多的地区。

    当地民间收藏者曹洪年正在努力证明这一点。

    十多年前,他就开始收藏各种散落在宁波民间的熨斗。这个五一,他要为自己的藏品办个小展览,地点就在他所居住的社区——明楼街道徐家社区。

    “这些熨斗摆在一起,就是一部中国近代熨斗的演变史,也是我们宁波民间文化的一种展示。”曹洪年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曹洪年在旧货市场上淘宝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小物件——纯铜质地的民国熨斗。

    通过查阅资料,他得知宁波裁缝是出了名的,民间有很多这样的熨斗。尤其在一些制衣厂里,品种更加齐全。

    从此,曹洪年开始收藏熨斗。最多的时候家里有100多个。有次,他抱着5个熨斗回家,差点被妻子赶出家门,因为连家里的过道上都堆满了熨斗。

    熨斗收藏得多了,曹洪年发现,宁波的制衣历史确实悠久,而且,水准很高。

    他举例说,民国时期,宁波的熨斗上多了一个“小烟囱”,这是出风口,当时的熨斗是利用煤炭加热来熨烫衣物,煤炭会产生烟气,有了烟囱,熨衣服的人就不会被烟熏到了。

    还有个三角形的青铜小熨斗,把手是木头做的,熨斗顶部与把手之间用一根十厘米长的细铁杆连着,形状很像古代的烙铁。“其实这个熨斗是用来熨衣服的边边角角的,大熨斗熨不到的地方,这个小熨斗能轻松搞定。”

   
 熨斗

    汉时称“威斗”、唐时称“金斗”、宋时称“火斗”、明时称“焦斗”。富贵人家用料华贵、制作精巧、雕龙刻凤,柄也考究。汉唐时“斗”内用热水就可以使用,明清时期改用木炭加热使用。据说熨斗最早历史可追溯至商代,原作为刑具而发明,专门熨烫人的肌肤,到了汉代,其功能用于熨烫衣服并流行于明清。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紫砂壶收藏:量力投资方可以小博大
下一篇:南京七宝阿育王塔将亮相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