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老油画收藏魅力无穷 投资潜力究竟如何

[日期:2006-12-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字体: ]
 

    一批唐蕴玉的作品上拍,并获得了75%成交率的好成绩。记者采访了《中国早期油画史》的作者,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李超。

    李超表示,发现唐蕴玉的旧作,对学术界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过他强调,学术研究和市场运作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艺术家作品的存世量有多少,对学术研究没有影响,但对市场运作而言却是一个重要因素。以李叔同的油画作品为例,因作
品非常稀有,虽然不影响学术研究,但不可能有市场运作空间。这次发现唐蕴玉的旧作,却有一定的量,也是很好的市场机会。

    老油画的历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其投资潜力究竟如何,曾一度困扰藏家。李超认为这主要出于两个原因:首先是赝品的冲击;其次是市场的缺陷———老油画一般都没有经过一级市场,直接进入拍卖这样的两级市场。他只能呼吁,拍卖行能组织老油画专题或专场拍卖,通过学术规划来提升老油画的文化价值。

    李超认为,老油画收藏要关注这样一些艺术家:首先是一线画家,也就是四大校长,即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梁。他们是当时的风云人物,都创办了美术院校,有系统的创作思想和教育思想,还培养了大批学生,传授他们的艺术观念,形成中国美术的学院派主流。其次是留洋画家,主要根据留学目的地分为法国派和日本派,其实日本派也是变相的法国派,以印象主义为主,而法国则流派更多一些。三是第二代,主要是四大校长的学生,阵容较大,作品量也比较大,市场可操作性较强。其中徐悲鸿、林风眠为两大派,所谓南派北派。

    作为早期油画史专家,他指出,老油画的鉴定,比中国书画综合性程度更强。油画鉴定,需要艺术史专家、修复专家、画家家属等多方面的合作,需要团队的努力,最后的鉴定意见是综合的成果。他还进一步指出,目前的中国油画市场,重要的是走精品路线,不仅要分清真假,还要学会区分精品与习作、代表作与应酬之作。如果能这样来建立老油画收藏,不仅其艺术和历史价值魅力无穷,其市场前景也是魅力无穷的。(作者:邱家和)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三级跳——中国瓷器一鸣惊人的背后
下一篇:当代艺术品高价现象:泡沫还是肿脸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