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恶性炒作可能是阴谋 国际炒家垂涎中国文物

[日期:2009-02-18]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 [字体: ]
 

    律师团将采取抗议行动

    据东方早报报道,1995年,在罗马外交大会上通过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中规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时间限制。虽然1996年中国在签署该公约时就声明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索权,但英美等国并未加入这一公约。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先后制订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包括《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等。但在文物法律专家看来,整个规则体系只是由国际道义来维系,有效的约束机制匮乏。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云霞认为,由于公约是在近几十年里签署的,这些公约本身并没有追诉力,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发生在一百多年以前,那么要用今天的公约去追索一百多年前的行为,这个是非常困难的。

    刘洋认为,撤拍是最好的结果,可以达到买卖双方及自身的三赢,如果拍卖照常进行,律师团将采取行动促使拍卖流拍。刘洋透露,到本月23日拍卖之前,法国学联将组织学生进行抗议,中国留学生会联合北京、上海办事处进行抗议。一些法学专家则认为,通过外交渠道,通过中国政府和其他相关国家政府的直接、正面的谈判与沟通,达成一个返还的协定,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或者通过发挥一些民间机构以及政府间机构的协调功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追讨兔首和鼠首难度大

    以法律途径追讨中国圆明园兔、鼠首铜像,也有不同看法。

    据媒体报道,圆明园学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通过诉讼来追索很难成立。这位专家表示,在通过诉讼方式追索流失文物成功的国外案例中,土耳其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追索回被盗文物,也是经过了很多年的诉讼,但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有人证、物证证明这些文物是被盗文物,而且其人证当时还健在。“而兔、鼠首已经历过至少五次转手,没有证据证明现在的收藏者是从圆明园抢来的,而法国也是保护私人财产的,所以诉讼很难成功。”这位专家说,“从逻辑上看,通过诉讼来追索也很难成立。就比如有一位中国收藏家收藏有一件乾隆官窑瓷器,这位收藏家的祖上与清宫没有任何关系,那是不是就说这位收藏家持有这件瓷器就是非法的,故宫或者乾隆的后人就能通过诉讼把这件瓷器要回来?”

    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法律诉讼追索海外流失文物,面临很大困难,特别是对已经流失海外很久的文物,因为“人家不讲理你也没办法”。

    据介绍,2002年12月9日,以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为首的19家博物馆,甚至无视有关各国文物归属权的国际条约,炮制了一个所谓《关于环球博物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声明》,称长期以来,这些“获得的物品”,已经成为保管这些物品的博物馆的一部分,并且延伸为收藏这些物品的国家的一部分,等等。

    有没有比较好的方式?

    王云霞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其实方式是很多的。最主要的方式我觉得就是外交渠道,通过中国政府和其他相关国家的政府,直接正面谈判、沟通,达成一揽子协定,或者是通过某一件特定的文物,达成一个返还的协定,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如果这种方法短期之内实现不了的话,也可以通过发挥一些民间机构或者政府间的机构,政府间的一些委员会,通过这些机构,也可以做这样一些工作。

    据介绍,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也多次运用法律和外交手段,在国际公约的框架下,通过国际合作,成功索回流失海外文物。比如,1998年,从英国追索回从香港走私出境的中国文物3000余件;2001年,从美国追索回被走私的河北曲阳五代王处直墓彩色石雕像;2003年,从香港某拍卖公司依法索回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被盗的49件珍贵文物等。

    谢辰生认为,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非法出境的文物我们要永远保留追索的权利,我们可以等,一直等到他们对自己前辈不光彩的行为有所愧疚的时候。文明在进步。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 (据新华社、央视等相关文章综合)

    谁在收藏中国?律师团追索圆明园兔首鼠首的背后

    新华网北京2月15日专电(记者岳瑞芳) 圆明园,这个承载了中国人太多悲情和感伤的地方,由于来自园内的两件文物将于近日在异国被拍卖,而再度成为国内舆论关注的焦点。

    虽然外交部、国家文物局等官方机构已明确表态反对拍卖,以刘洋为首的民间律师团也已向拍卖方发出律师函和律师声明,但拍卖方--法国佳士得公司依然坚持原有拍卖计划。

    中国失落文物如何回归:买还是讨 咋应对拍卖

    法国佳士得拍卖圆明园青铜兽首价值高达两亿人民币,八十多名律师组团追索,却遭遇诸多尴尬,面对困境,中国律师还有哪些策略?

    47个国家200多个博物馆中,中国失落文物高达百万件,究竟如何追讨?国外成功案例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新闻1+1》为您解析。 

    佳士得官方回应 否认取消圆明园鼠兔首拍卖

    “圆明园鼠首兔首将于法国拍卖”事件近日再掀波澜。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由于来自中国的舆论压力太大,佳士得公司已与卖主达成协议,取消圆明园兔、鼠首铜像的公开拍卖,改为私下交易。这一新闻被国内媒体纷纷转载。但昨日,晨报记者致电负责此次拍卖活动的法国佳士得公司时,却得到了“鼠首兔首将如期进行拍卖”的答复。

    圆明园兔鼠首铜像由公开拍卖改为私下交易

    法国巴黎出版的《欧洲日报》十日报道说,由于来自中国的舆论压力太大,佳士得公司已与卖主达成协议,取消圆明园兔、鼠首铜像的公开拍卖,改为私下交易。

    报道说,法国“时尚大师”圣·罗兰的七百多件艺术收藏品定于本月二十三日在巴黎拍卖,总成交额上看三亿欧元。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原属中国的珍贵文物最受瞩目。“由于来自中国的舆论压力太大”——中国各方抗议声浪不断,甚至有八十多位中国律师组成“公益诉讼团”,准备打跨国官司。

    负责此次拍卖的佳士得公司已决定改变销售方式。 

    中国律师团追讨圆明园流失文物 没合适原告

    法国佳士得拍卖行计划在今年2月份拍卖圆明园流失的著名文物“12生肖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铜像。为了阻止拍卖,追回国宝,日前81名中国律师联合组成“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准备发起公益诉讼。昨日(22日),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焦虑,因为至今律师团还在征求合适的原告,“没有原告,我们的诉讼工作就无法启动,阻止国宝被拍卖的目的就无法实现”。

   法国佳士得:如期拍卖圆明园“兔鼠首”铜像

   法国拍卖公司佳士得说,至今没有收到任何被起诉正式的法律文件,佳士得将于今年二月在巴黎大皇宫如期拍卖中国乾隆时期的国宝“兔鼠首”铜像。

   据介绍,这次拍卖的主要来自于去年离世的法国服装设计师圣罗兰和他的同伴皮埃尔·贝杰收藏的艺术品,共七百多件。其中两件是中国乾隆时期的国宝“兔鼠首”铜像。前阵子,媒体报道说,以中国律师刘洋为主的六十七名律师称,拟以国际法起诉收藏者和佳士得公司,目的是阻止“兔鼠首”铜像的拍卖。

   67律师起诉法国拍卖方 追索“鼠首兔首像”

    法国一拍卖公司称将在2月拍卖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昨天(17日),中国各地的67名律师组成公益诉讼志愿团,在京召开发布会称,准备,追索国宝。

    文物局回应圆明园鼠兔首拍卖 称绝不会回购

    针对近来公众关心的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将被拍卖一事,国家文物局有关人士表示,国家绝对不会采取“回购”的方式收回文物。

    法国拍卖圆明园鼠首兔首引起中国民众愤怒

    100多年前被英法联军偷走的中国圆明园文物鼠首和兔首雕像将于明年2月在法国巴黎拍卖,拍卖估价可能高达1200多万美元。这次拍卖引起中国民众的愤怒。据法新社26日报道说,佳士得拍卖行日前宣布,这两件将于明年在巴黎拍卖的铜制的鼠首和兔首雕像,是去世的法国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的私人收藏品。中国方面已经表示,这两件铜像是1860年英法联军自北京圆明园偷走的,因此拒绝参加竞拍。

    鼠兔首将拍 国家文物局反对回购被掠夺文物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表示,国家文物局的态度与之前一样,反对回购。既然是中国的东西,就没有必要用中国的钱买回来。这两件文物都是由于战争原因被掠夺到海外的文物,根据国际公约,要在道义上进行呼吁和追溯,希望其返还。对于追回方式,首先不希望通过拍卖,其次要尊重收藏家意愿,通过相应的补偿以回赠方式追回,同时也欢迎和鼓励通过捐赠的方式,促成回归。



上一页 [1] [2] [3]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天价黄花梨:“炒”出来的暴富梦
下一篇:老物件"淘"出老北京 京城"土著"藏品胡同淘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