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失窃国宝石雕"回家"两年难复位 耗资需百万(图)

[日期:2009-02-13]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陈正新 [字体: ]

2009年02月13日 来源:广州日报   陈正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失窃后追回的石雕至今仍躺在派出所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从熙公祠的石雕引来无数观光客。

 

    这两块石雕,分别被称为“双凤朝牡丹”、“麻雀戏梅花”,被潮汕古建筑摄影家蔡海松誉为“潮汕地区清代石雕中的顶级艺术精品,价值连城”。

    759天!截至昨日,潮州市潮安县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从熙公祠的精美石雕失窃后寻回并送还已经有759天了,但这两块价值连城的“国宝”石雕却一直无法装回到它原来的位置上,让这座代表顶级石雕艺术作品的祠堂景观留下遗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本报记者昨日在当地进行了跟踪采访。

    稳妥复原方案预算达百万元

    “在潮州,说木雕,那就是市区的己略黄公祠;说石雕,那就是潮安的从熙公祠。”昨日下午,潮州市潮安县文管办主任陈传荣如此说。



    正因为这样,有120多年历史的从熙公祠声名远扬。2006年12月1日,本报独家报道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熙公祠失窃,丢失了门口屋檐下两块代表顶级石雕技艺的镂空石雕花栏的消息震惊了外界。

    2007年1月15日,经过当地警方的努力,被成功追回的石雕终于归还给当地的文管部门。可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石雕仍然没能安装回从熙公祠,而是静静地躺在一个派出所的储藏室内。

    “(石雕)用布和纸箱包裹起来,放在一间专门存放公安设备的储藏室内,有专人看管。”潮安县公安局一位民警告诉记者。

    从熙公祠以石雕著名,缺少了这两块精品石雕后,空荡荡的门前横梁无疑使得整座清代祠堂的景观艺术价值大打折扣。

    “村里从熙公祠的后人也等不及,一直跟我们要求,说他们要自己装回去,但是这是‘国宝’,修复要有稳妥的方案,我们都要对祖宗留下的东西负责。”潮安县文管办主任陈传荣告诉本报记者,之所以一直没能对这两块石雕进行复原,是因为目前仅有两种复原方案,但都不太可行。

    “第一种方案,也是村里人主张的方案,就跟当时盗贼偷走石雕的方法一样,把墙与梁之间顶开一点距离,然后把石雕构件放回去,再等梁体自己校正复原。”陈传荣说,这种操作方案太过冒险,如果在操作中出现差错,可能整个建筑都会出现垮塌。

    而潮安县文管部门提供的另外一种方案,是将从熙公祠的屋顶等上部建筑整体顶起,然后将石雕放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去。“这样做较稳妥,我们有过类似的经验,但是预算估计要100万元左右,现在根本没有这个经费来做。”陈传荣说。

    石雕复位还有待时日

    记者了解到,潮安县文管部门的这两种复原方案上报至潮州市文管部门,但两年多过去了,由于无法获得修复经费被一直搁置至今。当地文管部门负责人建议,顶级石雕被放在派出所内一直保存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移到潮州市博物馆供艺术爱好者去欣赏观摩,条件成熟后再去讨论复原问题。 

    国宝石雕命途多舛

    2006年11月29日,从熙公祠失窃。

    2007年1月15日,失窃案告破后,石雕被归还文管部门。

    至今,石雕仍未复原……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世界最大鸡血石现身 主人称低于两亿不卖图
下一篇:何多苓:用诗意表现残酷 思想是画上的一笔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