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迷你手抄书疑似当时科举考试作弊工具(图)

[日期:2009-02-02]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 [字体: ]

2009年02月02日         金羊网-羊城晚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千篇清代科举考试的八股文范文、《论语》、《大学》、《中庸》等书的内容被密密麻麻地抄录在小小的宣纸上———一套长约11.5厘米,宽约6.5厘米,没有装订,按内容用宣纸条捆扎成叠的“手抄书”近日在中山三乡镇与世人见面。据看过这套“手抄书”的人说,这可能是清代科举考试的作弊工具。

  “手抄书”装在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里,宣纸已经发黄,但字迹仍然十分清晰,一张只有卷烟纸般大小的宣纸上抄录了800多个约两毫米见方的蝇头小楷,并用红色圆点断句。“手抄书”抄录了《上孟》、《中孟》、《学庸》、《上论》等书的内容,包含了广西、粤西、湖南、安徽、山东等地以及江南乡试的优秀科举考卷,内容几乎涵盖了科举考试所有内容。

  这套“手抄书”是三乡镇古鹤村村民郑乃杰祖上流传下来的。“大约流传了100年上下,在文革期间,家族很多物品都丢失了,但这套书却保存了下来。”郑乃杰说,曾经有人出钱购买这套资料,但他没有卖。听说三乡兴建民俗博物馆,他便将这套书捐出来。

  据郑乃杰介绍,他家祖上因出了“一举三买办”而十分显赫。他的爷爷郑文饶是清代的国学生。郑乃杰推测,这套“手抄书”可能是他爷爷收藏的。

  “严格地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举考试学习用书,而是清代科举考试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考试作弊工具。”三乡镇有关部门一位深谙民俗文化的负责人看过这套“手抄书”后认为,在清代晚期,印刷术已经很发达,完全没有必要手抄科举考试资料,从里面所抄录的八股范文可以看出,这些文章都是从当时流行的科举考试范文印刷本上抄录下来的。况且,纸张和字体都这么小,也不利于学习。这套“手抄书”对于研究清代科举制度颇有价值。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1976年苹果电脑牌子拍卖 预拍价超一万美元(图)
下一篇:16至18世纪 意大利11把名琴荟萃"畅想四季"(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