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非常少见的清代核雕十八罗汉

[日期:2009-02-02]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字体: ]

2009年02月02日        新民晚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核雕题材中,十八罗汉并不少见。但是在这件作品中,将十八个罗汉造型汇集于小不盈寸的果核之上,又要层次鲜明,交代清晰,十分困难。但观此核雕,排布妥帖,雕镂细腻,足见功力。最为不易的是:十八个罗汉脸谱无一重复、表情不一、喜怒哀乐皆有。核雕中的十八罗汉或手秉太极图,或手持葫芦,或作降龙状,或作伏虎状,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是清代核雕的优秀之作,且包浆漂亮,显示出已经经过了主人的精心把玩。

  核雕被誉为是化腐朽为神奇之工艺品。清代核雕盛行一时,反映当时玩赏之习。艺人依凭胸竹驾驭刀笔,将满刀错综复杂皱脊结梗之核壳视为混沌一天地。明清时期,我国大型雕塑艺术无大发展,然而小件雕塑品和工艺品的装饰制作却搞得生气勃勃,富于创造性。其中的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榄核雕刻是一个颇有特色的品种,其作品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作是“微雕神技,艺术奇葩”。明、清两代这种核雕的微雕艺术堪称一绝,当时苏浙一带官宦商贾中流行玩赏竹木牙雕等古玩奇珍,精湛而玲珑的核雕艺术品就是当时人们搜罗的热门之一。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傅雷毛笔小楷译著手稿 全部捐赠国家图书馆(图)
下一篇:珍藏70年前大学生日记 回到北平的生活现场(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