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淘金”仿竹器(图)

[日期:2008-12-26] 来源:收藏拍卖导报   作者:方 方 [字体: ]


左图:清早期 紫砂仿竹刻臂搁。 中图:清嘉庆 雕瓷竹段式印盒。 右图:清初 黄杨木仿竹雕树杆形水丞。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之情,由此可见一斑。这也是为什么竹雕艺术品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但是由于竹子本身可能因为干燥等原因而发生断裂,因此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利用其他材质仿制竹器的艺术品,这类艺术品目前在拍场上颇受欢迎。

拍场受宠

  在今年的拍卖中,一件清早期的紫砂云纹诗文仿竹刻臂搁成交价达到了28万元,而两年前,它的成交价只有17.6万元。这件仿竹刻臂搁呈浅黄褐色,仿竹刻而成,形象逼真。臂搁上饰以多枚朵云纹,稀松相间,营造了云雾缭绕之意蕴,凸显了几分书卷之气。其上题写隶体诗文,落款“甲辰春月鸣远”。搁面浅刻18朵大小不一如意云纹。整器静雅文气,竹质视效逼真,蛀斑裂纹历历在目,刻笔刀锋苍劲挺括,显示出了精湛的工艺。
  除了使用紫砂之外,利用瓷器仿制竹器也是经常可以在拍卖市场上看到的,在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中,有一件清嘉庆雕瓷竹段式印盒,成交价达到了22万元。
  此印盒制作之创意,是仿造嘉定派竹刻艺术。整体为一高浮雕之椭圆竹段盒,分制身、盖合而为器;作过墙风竹,由底部横生至盖面,竹枝节节而上,顺应竹之生长规律。竹叶面以薄地阳文法隐起筋脉,用阴刻法勾出筋络,布有筱竹穿插其间。盖面外缘侧角,以褐色彩釉点染竹材之纤维;盖面心挂薄釉,沿周下  ,令面心鼓起,类竹横隔膜。子母  及底足皆点饰竹纤维;近底部深刻  线一周,并饰竹钉二列。形制绝似竹雕,以寓“节节高升”。底部亦施薄釉,制如盖面,模印阴文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
  象牙也可以制作仿竹器。如北京匡时在今年秋拍中就有一件象牙雕仿竹节诗笔筒付拍。笔筒以象牙雕成,牙色黄褐,局部有因年代产生的风化痕迹,作直筒状,口缘与腰外壁各起一道弦纹,然阴阳变化略有不同,产生如天然竹节状的韵致,底承木制底座。此外,黄杨木、白玉甚至红木等材质也被用来制作仿竹器,如在香港佳士得2006年春季拍卖会上就有一件清初黄杨木仿竹雕树杆形水丞付拍,颇受藏家欢迎,当时估价4万至6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0.8万元。在中国嘉德2003年的一场拍卖会上则出现了一件清代玉雕仿竹臂搁,也十分有创意。而南京正大拍卖公司在今年春拍推出了一套红木仿竹节椅,通体仿竹节做工,竹寓意高风亮节,表现出主人的高尚情操,向来受到古代文人雅士所喜爱。

投资要学会比较

  无论是哪种材质,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想找到具有升值潜力的藏品,关键还是需要学会比较。像在前两年的拍卖市场上,曾经出现过一件清乾隆仿竹刻夔纹笔筒,估价6万至8万元,但乏人问津,如果单从这件笔筒上来看,还是仿制的非常不错的。但是如果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类似一件作品来看,差距就显而易见了。
  上博的仿竹刻夔纹笔筒器身竹节采用堆贴珠点纹的技法来表现,其形生动逼真,器外壁所施深红不一的姜黄釉及器内的乳白釉均在低温窑炉中二次烧成,器身竹痕通过深色的丝条状姜黄釉表现得丝丝入扣,三竹节上分别剔刻由四条夔龙组成的带状凸纹,纹样古朴,刻工精湛,构图典雅古朴,充分展示了景德镇制瓷工匠高超的技术水平,而在拍卖市场上的那件,无论是颜色,还是在竹痕的表现上,就逊色不少。这无疑提醒广大投资者,在“淘金”这类器物的时候,还是要多看看精品,这样才能了解工艺能够达到如何的精湛程度。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石湾窑高贵不贵(图)
下一篇:钻石投资需好“色”(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