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潮州"陶瓷彩绘"收藏现虽处低谷 但人气尚在(图)

[日期:2008-12-24]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08年12月24日    来源:广州日报   林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资料图

 

    近日,由广东陶瓷协会主办、中艺琦轩策划的“我来自潮州”系列展览之“潮彩艺术大师作品展”在周门北路彩虹会举办,在展览会上,陶瓷行业专家仔细分析广东艺术陶瓷的收藏市场,提出潮彩、广彩等艺术陶瓷必须转型,才能像景德镇陶瓷一样找到新的出路。

    潮彩也叫潮州陶瓷彩绘艺术,即在白瓷上新彩颜料,特点之一是色薄、透丽、鲜艳,二是在陶瓷装饰上把潮州民俗工艺图案、地方戏剧、木雕、剪纸、潮绣等纹饰应用于瓷画上。

    近日,“我来自潮州”系列展览之“潮彩艺术大师作品展”在周门路彩虹会举行,是广州首次专题介绍、展览潮州大师作品的展览。

    潮彩历史悠长,但真正出现巅峰期是在改革开放后的10余年间。当时一名潮籍的澳门商人回汕头办彩瓷厂,专营外贸,带动了整个粤东市场发展。然而,经过10余年发展后,大规模生产消失,仅剩小作坊的生产。

    广东陶瓷协会会长陈衡认为,潮彩没有更多的创新,因此难以适应目前的社会审美,同样的,其他种类的彩瓷也陷入同样困境,由于一窝蜂学习景德镇陶瓷和吸收中国书画的手法,令目前的不同陶瓷种类日趋相同,难以区分。

    尽管如此,收藏人士们并不认为潮彩没有收藏的价值。一名潮州籍的广州收藏者她认为随着潮州陶瓷产业的发展,工艺大师们的创作将有扎实的经济基础,艺术发展有后劲。她认为,收藏市场中通常有追涨习惯,前几年仍被忽略的广彩,近几年随着了解的加深,许多收藏者已经早早介入市场,获利颇丰;潮彩虽然有地区性,但潮人遍布颇广,目前许多潮籍企业家开始注重艺术品收藏,人气尚在,相信能打开市场。

    陈衡提醒艺人们要加紧求变,因为工艺美术与纯艺术不同,找不到出路就可能会被自然淘汰。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吴冠中"捐赠"作品展:汇集160余件"我负丹青"(图)
下一篇:河源收藏协会:发现特殊收藏价值的"天工三宝"(图)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