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08-12-11 09:14:28 泉友社区 新闻来源:许为民 作者:
生肖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其核心是将人的出生时间与某种动物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显然要早于文字的记录年代,他与中国的干支记时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传说,在史前的黄帝轩辕氏时代,已经出现了干支记时,因此,十二生肖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 在远古时代,人与动物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动物不仅是人的伴侣、食物,还是工具,上溯到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就开始用兽骨、蚌壳、羽毛等打扮自己,这种有意识的行为,除了美学上的意义之外,主要表达的是对动物的崇拜,它的成熟形态便是原始社会的图腾。 经过历史的演变,外源于原始图腾崇拜,内生于命运祈福,中介于星座历法,实用于日常生活的生肖文化,不仅根植于历史,而且广泛地介入到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弥漫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 “生肖十二种,每人一属相”。由于生肖文化与每个人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得生肖文化经久不衰,愈久弥新。当在这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种理念和贵金属实物猝然相遇时,可想而知,迸出的灿烂火花是多么的炫目耀眼。 炫目耀眼中,况且还是用法定货币的形式来加以固化,更赋予生肖文化相对独立的生命和价值。正面上熠熠生辉的五星国徽,天穹下雄健庄严的国名,交相辉印,寓意吉祥的传统纹饰“年年有余”装饰图映衬在国名之下,环绕在国徽四周。这是来年丰硕盛景的缩写,这是送给己丑(牛)本命年人们深深的祈福。正面图案在现代先进雕刻及铸造工艺的合力表现下,流光溢彩,层次分明,洋溢着风味浓郁的中国韵味。
与正面吉祥的“年年有余”装饰图相呼应,则是背面生肖主角牛的图案。牛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观念中,被尊为六畜之上品,是人类勤恳、开拓、奉献的优秀品质的化身,只有勤劳开拓才能有余,由此可以看出己丑(年)金银纪念币设计的特色所在,正背面图案相互辅垫,相得益彰。由此也点出“内生于命运祈福”的生肖文化长盛不衰的核心关键。 背面构图上则采用主辅协调的关系,下主上辅,运用两种笔调,上部的牛头图借用木刻板画的手法,在币自身特有的平面上,用线条结合铸造工艺用来表现牛雄壮、刚毅的象征意义。线条简洁流畅却又恰到好处,颇有多一笔嫌繁,少一笔不精之感,虽寥寥数笔,却使牛的形象呼之欲出。主景中的牛则充分运用浮雕的立体效果,在精细喷砂的表现下,大到牛的比例、纹理、细到牛的眼神、耳朵和颊部的毳毛都做到纤毫毕现。币面上,这头牛是那么的安静、乖顺,将牛的勤恳、忠诚的另一象征意义极好地寓意了出来。主景图在镜面工艺的平滑效果映衬下,完美营造出了一幅立体的如诗如画的“水牛戏水图”:夕阳斜挂,炊烟袅绕,河岸边杨柳丝垂,池塘中波光粼粼,劳作后的水牛正在水中惬意地摆着尾巴。虽然两幅牛图,用了两种笔调,营造出了两种性格牛的形象,但是画面在经过精心的合理布局后,让人丝毫感受不到一点两者间相抵触的影子,相反,在一静一动来回回放之间,有的只是让人的心灵体会到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生动的形象、神态,让人在触摸凸凹的立体浮雕中体味平面没有的三维韵味。韵味、内涵加价值,这一点恐怕就是金银币所带给人们的魅力所在吧! 背面币图虽没有取材于大师们的作品,但当我们品赏了己丑(牛)金银币这幅作品后,我们又怎能不惊叹它不是大师胜大师呢?在有限的币面空间,运用符合币的方寸语言及审美情趣的目光,不拘一格的重组,去芜存精,删繁举要,在不失神韵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升华构图,使得这枚币图案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效果,为生肖纪念币打破框架,免落窠旧开辟了美丽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