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清康熙青花加官进爵图粥罐

[日期:2008-12-09]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施学华 [字体: ]
    粥罐(谐音做官),是专门盛粥用的罐,从流传的实物考证明代崇祯时候就有之(早先都说起源于康熙),清顺治之后大量生产,官民窑皆有。崇祯顺治时期粥罐的底部基本上皆涩胎无釉,康熙时圈足为双层台阶,乾隆以后的圈足就开始滚圆的泥鳅背,乾隆以前的双肩上有四孔可穿金属环,乾隆以后出现了四系可穿绳子。
    
    粥罐的出现,因明末清初政局动荡,人们对于稳定生活的渴望,向往着做(粥)罐(官)高升来改变世道。所以这个时期的粥罐从某种意义上肩负着更高层次的使命,同时这类产品基本都制作精良,通常不去使用而作为观赏摆件,康熙以后逐步作为实用件了。
    
    如图清康熙青花加官进爵图粥罐,短颈、鼓腹、敛腰,双层台阶圈足内青花双圈花押款。颈部一圈绘八宝图案,腹部绘两侍从一个献上官帽一个敬献上爵杯给一官人,寓意加官进爵。整器器型规整,人物绘画细腻,青花发出翠毛蓝,乃康熙中后期典型的特征,有使用过的痕迹,可证明该器物乃当时大户人家里的实用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贺惠邦—当代中国书法名家》书法邮票发行
下一篇:“中华邮政开办四十周年纪念”邮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