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他用邮票记录中国奥运

[日期:2008-12-08] 来源:松江报  作者: [字体: ]

他用邮票记录中国奥运

——区集邮协会副会长潘安农的奥运情结


实习生 张一腾 记者 王裔君

小小的一本集邮册,记录了区集邮协会副会长潘安农与奥运的不解之缘。1980年,还是一名高中生的他收到了有生以来第一套完整的邮票,而这套邮票正是我国首套奥运邮票。随后的28年时间里,他用集邮的方式诉说着自己的奥运情结。

翻开潘安农的奥运集邮册,首先看到的就是中国首套4枚奥运邮票,票面内容分别是奥运五环、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和滑雪(见右上图)。1980年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组团参加第13届美国普莱西湖冬奥会,同日发行了首套奥运会纪念邮票。说起这全套4枚冬奥会纪念邮票,他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自己收藏的第一套奥运邮票,就是母亲送的。”

早在初中时,潘安农就迷上了集邮,但收集的邮票都以散张为主。对于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的他来说,收集邮票是不小的开支。即便如此,母亲还是经常买来一些精美的邮票送给他。那时候的他每天最兴奋的事情就是等着母亲下班回家,一路跟着她看会不会从包里掏出邮票来。

有一次,母亲回家特别晚,全家人都着急了。直到天黑了,她才一脸兴奋地出现在众人面前。看到母亲的表情,潘安农就知道母亲一定是为自己买邮票去了。果然,这次母亲为他带来的便是这全套4枚奥运纪念邮票。

原来,母亲在获知首套奥运邮票发行后,一下班就坐了近2个小时的车前往市区为他买邮票。“当时并没有集邮的概念,买邮票都要坐车去市区。”他回忆道,“当时母亲每月工资就30元,这套邮票花了她一天的工资。” 一套邮票,终结了世界奥运百年来没有中国邮票的历史,也让潘安农开始了用收集奥运邮票的方式记录中国奥运的历程。在这过程中,他真正体会到集邮过程的艰难和快乐。

高中毕业后,潘安农义务参军。当时每月只有7元的津贴,除了吃饭和日常用品消费,他将所有的钱都花在了集邮上。1982年春节,他获准回家省亲。回家第二天,他就来到集邮公司,正好看到第二套奥运邮票。由于已发行一年,原先面值9角的邮票已经溢价到1元多,而在给父母买了礼物后,他身边只剩下不到10元的积蓄。当时的他心里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咬了咬牙买下了。“还好一套邮票加起来1元多,当时还看到一些其他的套票,动辄就是几元钱,是真的买不起。”

如今,在他的奥运邮册中,已收藏了28年来中国发行的奥运会邮品近30余套、150余种,共1000余枚。在他的影响下,年仅13岁的女儿也成了收集奥运邮票的爱好者。

眼看奥运会就要在家门口举行,他的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收集奥运邮票也是自己表达奥运情感的方式。”他说,“自己就好像亲眼目睹了中国奥运的风风雨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SJ-M登上中国爱心纪念邮票 12月8日开始发行
下一篇:美国女集邮家戴尼·托马斯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