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集 邮/邮票讲述“春天的故事”

[日期:2008-12-07]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 [字体: ]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我国发行的多套邮票见证了经济特区的发展与辉煌。

  1994年12月10日发行的《经济特区》纪念邮票为横5枚连印,第1枚“深圳”画面的前景是“拓荒牛”雕塑,中景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第2枚“珠海”主画面为造型优美的雕塑“渔女”,近处的现代化建筑和远处的海滨别墅群,突出了改革开放后的时代英姿;第3枚“汕头”将雕塑“升腾”置于画面中央,象征了汕头特区的腾飞;第4枚“厦门”前景是“白鹭少女”雕塑,中景为被誉为“特区脊梁”的跨海大桥;第5枚“海南”前景表现“鹿回头”雕塑,中景和远景为洋浦开发区和海口的高楼。

  海南是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1998年4月13日,我国发行了《海南特区建设》邮票,全套4枚。邮票图案分别为“海口城市建设”“洋浦经济开发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和“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画面中林立的高楼,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繁忙的开发区港口和机场,展示了海南特区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充满活力的前景。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2000年8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邮票,全套横5枚连印。图案分别为“金融中心区”“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交易会展览中心”“盐田港区”“深圳湾旅游区”“蛇口工业区”。这套邮票以鲜明的艺术特色,成功地展现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2008年4月13日发行的《海南博鳌》邮票一套2枚。邮票分别选取了东屿岛和论坛会址两个场景,从宏观和微观上展现了博鳌水城旖旎的南国风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海南经济特区20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津门一市民承父业收藏钱币 几十年集万余枚
下一篇:拱北海关查获出境文物古旧钱币751件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