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集邮奇葩 德育之花

[日期:2008-10-19] 来源:厦门市启悟中学校园信息网  作者:荔园集邮社 [字体: ]
作者:荔园集邮社    更新时间:2008-10-18


    创意单位:厦门市启悟中学
    活动范围:本校为主,带动周边学校

    一、产生背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几位老师的倡议下,学校把爱好邮票的老师和学生召集起来,成立了集邮兴趣小组(后定名为“荔园集邮社”)。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将“集邮”作为校本课程引入课堂,这不仅符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又使集邮奇葩为学校绽开靓丽的德育之花。课程启动后,学生们多了一门属于自己的课程,多了一项有趣的活动,多了一个关心的话题,多了一种高雅的兴趣爱好。老师们也多了一个吸引学生的教育载体,多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辅助材料。
   
二、主要做法
   
1、方寸世界,陶冶情操——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载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改革精神,探索新时期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文化学习的新途径。
   
学校成立集邮兴趣小组,其初衷是通过集邮兴趣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为什么集邮和怎样集邮。通过集邮学会做人,讲究道德、邮德。“集邮”以其特有的宣传教育功能,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对周围世界美的感受和体验,就唤不起祖国的感情。”教育至关重要,作为校园艺术节集邮展览的纪念图章设计就真有一番讲究。既要有美感,又要有德育内涵,还要有本校特色。因此,我们把校园景点的文化艺术信息,摄入邮展纪念封、纪念图章上,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熏陶和感染,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受到深刻影响。下面依此介绍我校集邮社几年来设计的纪念图章,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内容:
   
(1)阳翟学校图书馆——传承历史教育文化;
   
(2)纪念侨胞捐资兴学读书亭——读书上亭深思爱国情;
   
(3)荔枝园一角——荔花满园香飘溢;
   
(4)侨建长春游泳池——健身是求知、做人之本;
   
(5)校友捐资风范碑——成长不忘母校恩;
   
(6)侨建长春教学楼——成材捐楼答桑梓;
   
(7)学校大门——入门方知学无止境;
   
(8)校园绿化——“绿”乃生机盎然的形象大使;
   
(9)荔枝园硕果——成绩是创新的起跑线;
   
(10)校园雕塑——雏鹰奋搏志奔苍穹;
   
(11)校徽——新起点向二级校挺进。
   
集邮夏令营是校园集邮活动主要形式。我校举办过多届集邮夏令营。首届集邮夏令营开展了集邮知识竞答和集邮灯谜竞猜活动,激发了营员们的集邮思维,他们争先抢答,气氛十分热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以“反对邪教、崇尚科学、学会做人”为主题的集邮科普夏令营,寓教于邮,集邮与科普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夏令营突出科普教育,以科技类邮票、邮资明信片为载体,开办科学家和科技集邮品知识讲座,邀请参加南极科学考察的国家海洋三所霍湘娟教授介绍科考情况和发行的邮票、明信片知识;组织营员参观厦门青少年科技馆、海沧大桥和火烧屿,感悟集邮文化和艺术;介绍《中国集邮》网站及网页浏览方法,学会上网获取集邮信息。学校还与区环保局、邮政局联办了以“关爱自然生态”为主题的集邮夏令营,营员们参观了同茂食品厂、大嶝战地观光园等。
    2、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渗透德育的桥梁
   
在校园集邮活动中,我们认真探索邮票为学科教育服务的新路子,使之成为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间的桥梁。我校编写集邮校本教材《集邮ABC》,把集邮文化融入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我们把具体做法比喻为“三部曲”。
    第一部曲“独唱”。即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甄选相关的集邮票品作为教具,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加深学生对课本某些章节的理解,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欣赏到方寸之美。政治老师把革命领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邮票带入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气氛。语老师在《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等课文教学中,展示泰山、三峡集邮品,结合课文进行生动的讲解,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历史老师在《春秋战国文化》章节的教学中,出示伟大祖国、世界文化名人、古代文学家等邮票;教《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等课程时,展示李大钊、鲁迅、五四运动等邮票、邮品,并加以解析,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何金挺老师主讲的《“家园·校园”邮话——个性化邮票折赏析》观摩课,引导学生认识集邮新品种——个性化邮票折及其功能,让学生了解同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人文积淀,50多年的建设成就。地理、生物、美术、音乐、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也都注意寻求集邮文化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运用集邮票品这一独特的“教具”,服务于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第二部曲“小组唱”。荔园集邮社的老师与年级组长密切配合,采用年级主题班会的形式,举办集邮知识讲座。这是一个几百人的大课堂,由任教老师分别讲授与学科相关的集邮知识。如语老师以《赤壁之战》《群英会蒋干中计》赏三国邮票为题讲述相关知识,弘扬集邮文化,使学生了解集邮的价值;美术老师就绘画艺术的基本知识及体现形式,向学生介绍如何欣赏方寸之美,促进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第三部曲“大合唱”。学校自1994年起每年举办一届集邮展览,这是全校大课堂。为了扩大集邮文化的影响力和教育面,学校把集邮展览列为每年校园艺术节的重要活动项目。邮集的制作注重与社会、与学校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如生物老师将动物、植物邮品编成《人类至爱朋友》邮集,告诫人们不要再践踏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要保护人类忠实的朋友,维持生态平衡,共建一个和平美丽的家园。历史组老师以《春潮曲——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为主题组编邮集,运用邮品介绍“五四运动”似春雷响彻祖国大地,爱国青年用青春热血奏响为振兴中华奋斗不息的春潮曲。邮集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热忱。
   
三、成效及反响
   
从集邮兴趣小组到荔园集邮社、集邮校本课程的开设,我校的集邮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对师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2001年,省邮协授予我校“1996—1999年集邮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授予我校“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称号;2005年,福建省集邮协会授予我校“福建省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称号。在历届市邮政杯青少年年书信大赛中共有30多位同学获得表彰;集邮社作品《爱我校园》荣获省级三等奖。我校集邮文化活动曾在中央电视台《集邮在中国》栏目播放。《厦门日报》、《中国邮政报》《中国集邮报》等多次进行了报道。此外,中国集邮信息网也多次报道我校集邮活动信息。
   
近年来,我校还带动了莲花山区的莲美中学开展校园集邮文化活动,该校集邮活动已经逐步走上正轨。
   
我校校园集邮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及学校德育教育添异彩,已成为我校的特色教育。
   

集邮录入:蔡忠仁    责任编辑:蔡忠仁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东盟博览会”纪念邮品今日发行
下一篇:这枚附捐邮票曾是用来救济难民的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