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赖毅)77岁的郑本镌老人集了几十年的邮票,得意的藏品不胜枚举,其中就包括一套历届报社读者节的首日纪念封。郑老用一本专门的邮册放置读者节首日封,如今已集到了第七届,而第八届的标签他也早已准备好,只等着今年读者节过后,将新的藏品继续添加进来。“只要读者节一直办下去,我的这本邮册也会越来越厚。”
收藏首日封是件很有讲究的事。“一定要在读者节当天将首日封寄出去,这样封上才能盖到‘首日’的邮戳,才算是一件完整的藏品。”在郑老收藏的读者节首日封中,既有寄往本市的,也有寄往省内其他地区的,还有的寄到了江苏常州。“我恨不能让这些首日封周游世界,可惜上面的邮票面值不够大。”郑老打趣道。
单单自己收藏还不够,郑老更大的乐趣在于同其他读者一起分享他的展品。从2006年开始,郑老和另几位老邮友都会在读者节现场举办他们的邮品展,主打展品除了读者节首日封,还有许多厦门本地的邮品。“奥运火炬传递,投洽会,厦门马拉松,国庆花车巡游……”郑老随口就可以说出一串本地邮品的主题。前两次邮品展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郑老说,今年的读者节上,他要拿出更多“压箱底”的藏品。“不过呀,私人藏品,概不出售。”郑老的语气里带着些许得意。去年的读者节上,曾有位孙先生想出高价向他买下首届读者节的首日封,他一笑置之。“这里面倾注了我的感情,怎么可以拿来交易呢?”宋体Y